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文化

标准化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5-02-14 15:18: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浏览次数:- 字号:

  当前,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范式。目前我国已成立6个专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省市成立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到2026年,将着力完成6项重点任务,细化为20项具体任务以及25项专栏任务,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

  中医药在数千年实践中积累了丰厚经验,如辨证论治方法;药物种植采收炮制技术;各类汤、酒、丸、散、膏、丹等方剂及用药原则;经络腧穴学说等都具有标准化的雏形。随着社会发展、文字演变、度量衡变化、人民文化程度提高,现代社会对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水平、规范、效能有了更高要求。标准是质量的根本和起点,中医药标准也是一样。从个性化诊断治疗的特殊性中,经过科学、严谨的过程制定的蕴含中医理、法、方、药普遍规律的各类中医药标准,承担了中医病证诊疗及用药处方规范、药物器具质量保障、临床疗效评价机制的作用,促进了相关方(机构、公众、患者)的共同理解,推动了中医药的传承和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牵引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也为中医药产业带来机遇。数据分析、影像分析、智能治疗设备等成为中医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比如针灸机器人的机械臂模拟针灸师的提、插、捻、转,就需要采集手法、分析手法、复现手法。标准化正是第一步,将人类针灸师的手法拆分为一个个细微动作,将其标准化、模型化、程序化才能复现。全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多项技术标准。同时,在技术突破领域,会促进标准优化和新标准建立。高标准带来高质量,标准化是中医药领域创新的重要引擎,与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经济科技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中医药学发源于我国,基于现代语境和规范的技术路径制定的中医药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原创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以标准为“制高点”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我国中医药标准和我国为主导推动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落户我国,既扩大了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覆盖范围,又推动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深化发展,中医药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技术互鉴,彰显了中医药标准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比较优势。

  世界文明互鉴的中国贡献

  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好的知识。中医药标准化是传统经典的再创造,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在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医药标准正用现代语言讲述传统文化,用国际通用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是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上亮闪闪的标志,体现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担当和中国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