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文化

探析数字化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4-11-13 10:44:0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浏览次数:- 字号:

  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创新是中医药的活力之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推动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以及振兴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在数字化时代,中医药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既符合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当下人们的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功能强大的数字技术为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上述背景,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需要立足社会经济和中医药发展的现实需求,懂得并善于把握数字时代赋予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作用,实现中医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化中医药文化与传播、教育、文旅、产业的跨界融合,发掘中医药文化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潜在价值,为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交上一份优质答卷。

  数字化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机理分析

  从创新应用层面看,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其传承发展与产业实践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涉及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挖掘阐发、保护传承、宣传教育、文旅融合、创意研发、海外传播等多个领域。因此,数字化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要统筹协调好中医药宏观产业体系中不同领域、不同环节间的衔接与配合,构建稳健高效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机制,利用数字技术切实把中医药文化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首先,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资源的采集整理、加工整合、共享利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大大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快速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赋存情况,并利用人工智能将其作分类归档,统一整合到中医药文化资源数据库中。VR、数字建模、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设备能够为一些消失或残损的中医药文化遗产作无痕修复、数字化场景再现,让中医药文化资源得到更好保护。在做好前期资源搜集、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云储存、云计算技术,还可以实现不同机构单位、普通用户间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共享,有助于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中医药文艺作品创作、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文旅业态融合的发展。譬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内容生成技术能有效帮助文化出版机构解决内容创作难题,以及中医药文艺作品产量不足、质量不精等问题;3D打印技术在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制造中得到深入应用,并为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突破口;VR技术为各类中医药文化数字体验馆的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则为构建中医药文旅融合的新兴业态,满足中医药健康旅游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数字技术能够构建主体多元化、内容智能化、媒介立体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时代,各种短视频、自媒体平台让中医药专业机构、中医药专家、自媒体和普通大众都有机会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形成了主体多元的传播体系,且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传播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或影像视频,还可衍生出许多信息形式多元化、大数据投放精准、互动性强、视觉效果逼真、多感官共享的数字化传播内容,让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从传统的报刊传媒发展为具备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的立体化传播媒介。

  最后,数字技术能够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权益保护与市场监管机制建设。当前,文化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深耕发展,各种先进检测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技术在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内容创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当代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提供了保障,特别是能在优化相关法律条文、构建文化产权保护数据库等方面做好案例数据搜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为构建强有力的中医药权益保护机制及维护文化产业市场监管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字化赋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一,多措并举提升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成效。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不是简单的电子化,而是根据现实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的深度资源赋能升级。具体到实践方案,一要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速度。努力构建满足人才培养、宣传教育、产业发展、文化传播等不同领域发展资源需求的数字平台,打造集储存更新、查询检索、浏览阅读、传播分享、智能应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为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应用筑牢基础。二要加大数字化设施建设力度。除了虚拟化的数字平台,实体化的数字化设施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产业化创新应用同样重要。政府部门和文化经营主体应加大在数字化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依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中医药展示馆、文化教育基地、旅游胜地等场所,引入前沿数字技术和功能强大的数字媒体设备,打造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入文艺创作、文化经济发展的实践示范基地。三要强化数字化建设政策供给。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医药文化的数字转化,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强化政策支撑、严格执法落实等手段,打好支持中医药文化数字转化的政策组合拳,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以数字技术盘活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经典中医药文化IP。近年来,中医药文艺创作生态逐渐向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图书、中医药影视、中医药艺术展览等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文艺精品,这些文艺作品以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讲述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精神,以富有科技感的内容呈现方式和独特的故事叙述手法抓人眼球,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且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在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更多中医药文化资源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亟待被发掘。例如,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让中医药诊疗规律得到总结、优化,使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也可以借助数字传媒技术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因地制宜地开设中医药文化主题虚拟体验馆,并将更多地方性的中医药文化创作为科普作品或改编为影视作品,这些都是盘活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有效路径。总之,中医药文化借助数字赋能,融入当代文艺创作和产业发展体系,让中医药文化IP出圈,获得更多更大的关注,方能实现价值的持续释放。

  第三,持续智能化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构建。在融媒体时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推广要改变以往传统媒体为单一主体的传播机制,将更多传媒机构、自媒体、普通网民用户纳入传播体系,统筹利用好传统报刊媒体、数字化媒体、网络自媒体、个人频道等传播媒介,构建多元化传播主体紧密配合、协同发力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同时,要高效利用数字传媒技术提升文化内容的质量,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受众的健康等需求创作设计不同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作品,构建面向一线用户的智能化传播系统,以数字技术推动传播内容丰富化、形式智能化、审美时代化,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精准化传播和通俗化表达,并及时纠正互联网环境下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医学知识,以耳目一新的中医药文化作品冲击受众视听神经和审美感官,使更多中医药文化“活起来”“亮起来”,逐步改变大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刻板印象,让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精神真正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