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文化

中山市全面建成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

发布日期:2023-11-03 16:35:18 来源:中山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长期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全力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经过多年发展,中山已全面建成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

图片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在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带徒传授针灸技术

  一、抓投入,中医药资源总量节节攀升

  近五年(2018-2022年,下同)中山市财政用于中医药事业方面的经费逐年上升,财政累计投入39.12亿元用于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01.65%,年均增长11.2%。在财政的强大支撑下,市中医院先后完成4次迁建,全市近五年中医机构数、床位数、医师数年均增长超过11%,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医院和社区“中医馆”100%覆盖。截至2023年10月,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216家,中医类别医师2204人(副主任以上职称382人),均为历史新高。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建设持续推进,全市2023年新增省名中医3人,新增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3,现有省名中医10人;柔性引进10余国内高水平专家,建有近20个“国字号”“粤字号”等高层次名中医工作室。正积极推进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团队引进,开展中医类别医师扩增行动,力争到2025年引进中医类别医师超过500人。

图片

▲中山市中医院举行韦贵康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签订仪式

  二、抓布局,中医药服务体系顶天立地

  坚持推进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优化,将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战略部署与中山区域卫生规划实际科学融合,通过补短板、建闭环,在全省较早建成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在全市东南西北四大片区设立区域中医医院,“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全面建成,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市中医院建成中药配剂中心,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的中医诊疗和中药智慧煎煮配送服务,2022年为中山市民调配、煎煮并免费配送550多万剂中药。另外,中山正抓紧推进2家镇街医院转型为中医类别医院、镇街综合医院中医科补短提优、46个中医馆再提升和188中医阁建设工程,到2025年,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将开创“顶天立地强腰”的新格局。

图片

▲中山市中医院中药配剂中心大楼

  三、抓内涵,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始终注重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引领带动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累计建成中医类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24个,市中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示范中医院、广东省中医名院,开放床位超过2000张,年总诊疗人次达229万,“国考”排名稳居百强,其中2021年居全国71名,学科建设水平居全省中医序列第2;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首家粤港合资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发挥龙头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名医下基层”“医联体”“专科联盟”“特色人才培训”等多方式结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带动基层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立“中医馆”,100%能开展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00%能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抓创新,中医药工作机制鲜活有力

  力推中西医结合模式创新。积极参与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旗舰”科室创建入选示范区建设主题,创新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在非中医医疗机构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首批遴选5家“旗舰”医院和“旗舰”科室开展试点,涌现出“纯中医儿科病房”、粤港共建中西医结合精准肿瘤诊疗中心、“针灸全科化”等新模式、新经验。力推中医药管理创新。加快医保中医支付方式改革,在全省全国实现“五个率先”,同一疾病中医治疗费用比西医降低31%,个人负担降低25%,中西医兼容的DIP基本医保支付体系入选“全省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案例”;推进中山市中医药管理局设置,明确镇街中医药管理工作机构及职能,不断增强中医药管理效能和的专业性。力推中医药融入健康行动模式创新。依托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和中医康复服务网络,选取中风、胸痹、骨痿3个病种开展试点,推进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群众健康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