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文化

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中):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发布日期:2023-08-17 17:28:5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医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济世救人为使命,追求生命的平和健康。历代医家以大医圣贤为楷模,在践行与弘扬大医精神中,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事迹,对指导当代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层面以及学界都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炼。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并对仁、和、精、诚进行了论述。学界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主要观点有“仁、和、精、诚”,“道法自然、精诚仁和、心身共养、药取天然”,“人本、中和、自然”,“生生”。虽然学界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尚未形成共识,但都关注到中医药对待生命的基本观念(和、人本),治疗养生的作用(精、自然)以及医者品德的修养(诚、仁)。中医医院是中医药行业的主要阵地,自2009年以来,全国中医医院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仁、和、精、诚”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培育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故而,以下主要对“仁、和、精、诚”进行阐释,从技到道、从个人到医学层面进行对应,可以将“精”对应“医术”;“诚”对应“医德”;“仁”对应“医心”;“和”对应“医道”。

  医术精

  精,即医术精。医学从学科角度来说,首先为一门技术,因此,技术水平的精湛是对医者的第一要求,临床疗效也就成为评判医者水平的基本要素。早在西周就有按疾病诊断率来考核医生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曰:“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医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济世救人,正如《脉经》所云“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乃关乎人的生死大事,因此对于医者的医术要有严格的要求。业医得从学医开始,历代大医都非常重视学习,张仲景提出学医必须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切勿“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孙思邈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在博采众长,勤学苦练的过程中,还要精研医术,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理、医术水平并争取有所创新,如金元四大家就能突破窠臼,创立新说。在行医实践中,更是要做到“精益求精,臻于至善”,从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到处方用药、针灸推拿、导引食疗,再到煎煮药物、注意事项,均需精心细致,方能药到病除。医者,又有医工之称,药师,亦被称为药工,这体现了医药工作者也要具有“工匠精神”,要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医学本为精微之术,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行医精益,追求精湛的医术。

  医德诚

  诚,即医德诚。医学虽是一门技艺,但其关乎性命,《卫生易简方》说:“医之道,人命生死所系,未可以艺而视之也”,即不能简单把医学当成技艺看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说明了“业医”与“治国”都是为了民生福祉,二者是一样重要的,《济阳纲目》说:“昔范文正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是祷,岂非以医之事小而医之道则大乎。夫调燮阴阳,参赞天地,医之治人与相之治国等。今先生出道德之绪余以医民,而人即得以医家医天下医后世何。莫非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中来者乎”。诚有诚实、诚信、真诚、诚恳等意。《说文解字》曰:“诚,信也”,即诚实守信之义。《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指诚是天道法则,而做到诚是为人之道。作为医者,更是要诚心诚意地面对病人,正如孙思邈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所以业医制药者必须心怀至诚、言行诚谨,具体来说,在习医治学上要务实求真;在对待病患时要真诚恳切;在处方用药中要实事求是;在炮制修合上要诚实守信;在著述科研中要诚笃端方;在为师授业中要诚心实意。

  医心仁

  仁,即医心仁。相较于医德诚而言,医心仁更偏重于医者的内心修养,而医德诚则偏重于医者的外在品行,但二者都是立足于医者之心。医学之鹄的是济世救人,为医者就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即所谓医者仁心。《说文解字》曰:“仁,亲也。”《庄子·外篇·天地》云:“爱人利物谓之仁。”可见“仁”的本意为亲,为爱;即后世所说“仁爱”“爱人”也。医者仁心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之心,是孙思邈所言“大慈恻隐之心”。《孟子·离娄下》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医者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使命,即是仁者,就是君子,而医术也就被称为仁术。

  “仁术”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在孟子见齐宣王时,论及“以羊代牛”来祭祀时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因此“仁术”最初是指君主应常怀仁爱之心以施行仁政,怀爱民之心以治天下。《宋史》中载左谏议大夫梁焘给宋哲宗的上书曰:“帝富于春秋……愿正纲纪,明法度,采用忠言,讲求仁术。”可见“仁术”一词一直活跃于政治治国领域。治国与治病其目的都是为人民谋幸福,都需要仁爱之心,故将医术称为仁术,《太平圣惠方卷第一》曰:“良医以仁术救世”,《玉机微义》载:“医者,圣人仁民之术也”,《医门法律》云:“医,仁术也”。此外一些医书的书名中也直接用“仁术”,如明代张洁《仁术便览》、清代王士雄《仁术志》。

  “医乃仁术”这一术语的出现,最早见于明代戴思恭的《推求师意》,汪机在为本书作序中写道:“医乃仁术也,笔之于书,欲天下同归于仁也”。此后,如宋登春所著的《宋布衣集》曰:“医之为道也大矣,是以圣人不居朝廷,而隐于医卜,故曰医乃仁术也。”王绍隆著的《医灯续焰》载:“陆宣公论云: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到了清代的萧晓亭的《疯门全书》曰:“盖以医乃仁术,可以济人。”许克昌、毕法合撰的《外科证治全书》中说:“要知医乃仁术,何在非救人之道。”明清时期“医乃仁术”逐渐广泛使用,直至当代已然成为对医生的基本要求。

  医道和

  和,即医道和。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万物一体,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提出“和实生物”“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冲气为和”等观点。中医认为生命健康要以平和为期,即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处于平和的状态,因此可以说医道尚和,也就是说医药之本原就是追求生命的平和。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中医的生命观、自然观、社会观、治疗观等方面。中医生命观中的藏象学说以“五藏”为核心,将心、肝、脾、肺、肾与形体组织、外部官窍进行联系,同时各藏的阴阳属性又与四时五行对应,构建了“四时-五藏-阴阳”模型,从而将人体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学论述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等时,常以“形神”为基础开展论述,如《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人体生命的生成除“形成”之外,还需“神气舍心”;又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夺百岁乃去”,说明人体生命的保养需要“形与神俱”,即形神合一的思想。人的身体要达到气血和、脏腑和、经络和、情志和的阴阳平和状态,才能宝命全形、健康长寿。

  中医自然观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指出人是由天地阴阳之气的交互作用而生成。《伤寒论·序》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即人与万物都是禀承自然五行之气而生,可见人与自然同源,都是气化而生成。《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此则论述了人与自然同构。《素问·四气调身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即遵循四季规律,春时阳生,乍暖还寒,尚需保暖;夏时阳盛,大热耗气,又喜纳凉,易伤阳气;秋时阴收,燥邪为患,则需滋阴;冬时阴藏,天寒地冻,喜食辛辣,易伤阴津。此则说明人与自然同道,生命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而保身长全。故而人居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同源、同构、同道,需与天地相和,才能风雨有节、寒暑适时,得以长生久视。

  中医社会观注重医家与病家、同道、师徒之间关系的和谐,即所谓“人我相和”。《灵枢·师传》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强调医家要了解病人情况,就是要尊重病人,才能互相信任,打好医患和谐关系的基础。《大医精诚》更是多处论述强调了医者应如何对待病家,云:“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即一视同仁,“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即能感同身受,“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即谨慎言辞。《外科正宗》云:“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即要保护患者隐私。同道相处要互相尊重,谦和礼让,《外科正宗》曰:“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拨之。”同道之间应相互交流,互补长短,提高医术,《医道端宗》曰:“长幼之序,乃长者方向,幼者方力,长者喻道,幼者喻心,长短相补,各取所需,各有所成,惠恩大千,其乐融融,何不为也。”医者传道受业解惑需择善者而教之,《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总而言之,医家在医患、同道、师徒关系上要做到信和、谦和、温和。

  中医治疗观重视人体阴阳的平衡,即调和阴阳以达平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类经·阴阳类》中说:“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藏府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现代中医诊断学的八纲辨证即以阴阳为总纲,证候虽然复杂多变,大抵不外乎阴阳两大类,诊病之要即以辨明其属阴属阳为先,而表、实、热证亦属于阳证,里、虚、寒证亦属于阴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中医治疗就是要调和患者阴阳失和,使其趋向于平和,从而能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中医治疗就是通过方药、针灸、按摩等各种方法调和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以达人体阴阳的平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