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文化

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来源

发布日期:2023-08-17 17:20:5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浏览次数:- 字号:

  编者按:《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的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提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药的精华和精髓。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医人的思维逻辑、行为方式及物质创造。本版分3期刊发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系列文章,系统梳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来源,探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倡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价值在汉语词汇中主要表示商品的价格,如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用“价值”表示江南六合县(今南京六合区)出产的香皂价格昂贵。在哲学层面上,价值是指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即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在西方,价值一词源自拉丁文valere,意为“是好的”,至19世纪末,价值被认为是值得个人或社会向往的行为或目标的特定方式之信念。一般来说,价值的特性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与多维性等。价值观是指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属于哲学层面的意义,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狭义上是指人们关于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的判断与选择。从主体角度来说,可分为个人(人生)价值观、群体(行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从时代视角来说,可分为传统价值观、当代价值观;从表现态度来说,可分为积极价值观、消极价值观;从构成体系来说,可分为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即处于核心地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价值观。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中医药行业的主流价值观,对中医药从业者的思想、行为具有规范和主导作用。

  从早期医药文物砭石、骨针等的出土,甲骨文的疾病记载,说明中医药的发展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前进紧密相连。至诸子时代,中华文化进入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医书开始出现,如各地出土的简帛医书,医学理论日趋完善,最终形成了以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基础的医学理论体系。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医者、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生队伍逐渐壮大,名医辈出、医著涌现,医事、教育等制度建立,以《二十六史》为例,收载名医传记150人,《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以及《清史稿·艺文志》都设专门部类载录历代医学文献。经过历史的积淀,历代中医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成为了当代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具体可以从医学鹄的、大医精神、名医事迹三个方面来说。

  医学鹄的

  医学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其自诞生起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病痛,如新石器时代的砭石,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并使用的原始医疗用具之一,《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即用砭石治疗痈肿疮疡之症。甲骨文卜辞中发现记录有“小疾臣”,认为是商代管理疾病的小臣,既从事疾病的治疗,还负责医疗管理工作。周代以后史书文献明确记录了各朝各代都有宫廷医疗机构,负责天子及贵族的疾病与保健。从先秦两汉出土的医学文献,可以看到中医临床各科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骨伤科、肛肠科、传染病等,充分说明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已经在应对各科疾病,并积累了大量的医方,如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老官山出土的《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等。除医方外,中医还发明了针灸、推拿、导引、拔罐、刮痧、手术、食疗、香疗、洗浴等治疗或养生方法,大大提高了中医的疗效。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围绕着“济世救人”的医学鹄的,不断发展,直至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守护者国人的生命健康。同时中医学对于生命健康的探究,始终以“平和”为目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现代体质学说指出人的理想体质就是“平和质”,是中医治疗与调护人体的鹄的。

  大医精神

  围绕着济世救人的目标,医家需要博采众方,精勤不倦,不断提高自身的医术水平和医德修养,以达到“大医”的标准。大医首次由孙思邈提出,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开篇就明确了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的要求。大医习业认为想要成为大医,不仅需要精通医学,还需要精熟易学,涉猎儒学、史学、诸子、佛学、道学、天文等群书。大医精诚指出大医者应具有医术精、医德诚的品质,如医术精则能“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医术诚则应“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孙思邈的“大医说”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直至今天仍是圭臬,更成为中医药学子的入学第一课。古代与大医相近的称谓还有上工,《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上医,《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良医,《太平圣惠方》:“能知疾之可否,究药之征应者,则世之良医也”;明医,《医学心悟》:“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大医、上工、上医、良医、明医都是古代对医德、医术俱高者的称谓,他们的思想最终凝聚成了大医精神,指引后学不断前进。

  名医事迹

  在追寻大医的路上,历代医家始终在践行着大医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生动、鲜活的事迹,成为杏林佳话、中医符号。从这些名医事迹中,可以感受医者的魅力,可以坚定行医的信念,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前行的脚步。三国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财,他只要求病重者痊愈之后,在他住所边种五棵杏树,病轻者痊愈后,种一棵杏树。经过几年之后,杏树成林,他就贴告示,想买杏子者,可用稻谷或粟米来换取。然后将换来的粮食,赠予贫困人家。“杏林”也就成为了“医林”的美称,誉满天下。魏晋名医皇甫谧在病榻上,遍读《黄帝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经》等医书,寻求治愈自己风痹症的针灸疗法。为了体验“得气”的感觉,他让儿子在自己身上一次次试针,切身感觉到了酸、麻、胀的针感。他为追求医术的精进,真正做到了以身试针,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北宋名医庞安时为远道慕名而来求医的人,安置了房舍以便于医治,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私人“住院部”,苏轼曾评价庞安时说:“庞安常为医,不志于利。”明代名医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以往的本草书籍存有错误或者遗漏,于是决心重新撰写一部本草专书。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考了八百多种书籍,并亲自外出考察本草,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等广大地区,历经27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后又修改三次,才正式刊行。《本草纲目》可谓集大成之药物学、博物学巨著,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博物学中的无冕之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