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论和阴阳论均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范畴,应用于医学领域,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贯穿于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用以阐明生命过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客观规律。因此,元气论和阴阳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元气论是一种自然观
元气论的思想基础。“元”是指“本源”或是“开始”,“气”被普遍认为是某种特定的物质。“元者、始也。”(《春秋繁露·王道》)《说文解字》说:“元,始也。”“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后将“元”的意义加以引申,作为探讨宇宙本原的一个术语使用。《鹖冠子》一书中也有“元气”一词,其文为“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从中医经典认识元气论。《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之说。《难经》提出“元气”概念,也称为原气,其源于命门,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命门原气主宰着个体的生长发育,人体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元气根之于肾而行于任督,故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奇经八脉考》)。
从哲学思想看元气论。《春秋元命苞》说:“元者,气之始也”,这孕育了元气论思想的萌芽。有的纬书直接把“元气”作为宇宙本原,《河图括地象》云:“元气,闿阳为天”,又说:“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偃者为地,伏者为天”;《春秋说题辞》也说:“元清气以为天。浑沌无形(体)”。这些纬书都认为元气形成天地,产生万物。王充《论衡》一书中所引有关纬书的言论,充分证明了这种元气论思想的可靠性。元气论的思想基础与认识核心为“自然者,道之父母,气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自然同性。则可以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混沌之未质,故莫可纪其穷极”。
阴阳论是一种方法论
阴阳论的思想基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具有阴阳含义的文字,如“阳日”、“晦月”等。《吕氏春秋·重己》有“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的记载。《说文》曰:“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朝向日光者为阳,背向日光者为阴,这是阴阳的最初始的含义。阴阳的思维,即用阴阳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揭示自然界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规律的思想方法。阴阳思维,孕育于《易经》,始成于孔子所作的《易传》。阴阳论认为,阴阳是气自身固有的两种功能属性。由于阴阳在对立统一中的相互作用,阴阳双方始终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的状态,或阴消阳长,或阳长阴消,或阳极而阴,或阴极而阳,循环不已。阴阳在相互作用的时候就成了气内部的两种力量,气的运动变化和周流循环就是由于阴阳的推动。阴阳二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质料,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动力。
从中国古代哲学看阴阳论。阴阳论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荀子·礼论》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廷相说:“阴阳者,造化之橐钥也。”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元气论与阴阳论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
元气论与阴阳论相结合而成为我国古代独特的科学思想体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用“阴阳”来阐释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原则。元气论与阴阳论是相互联系的,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是阴阳论的基础。元气论与阴阳论共同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并用以阐明人体生理状态与疾病状态及其诊治的客观规律。因此,元气论和阴阳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
阐释人体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元气是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气的运动和变化引起了世间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阐释人体的整体性
元气作为基本物质构成了人体各个有形的组织器官。元气物质组成上的同一性使得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局部病变可以影响至整体,整体病变也可以反映在局部;本脏病变可以影响至他脏,他脏病变也可波及于本脏;而外在的某些变化,也常常是内在脏腑机能活动的反映。因此,通过调节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可以治愈一些体表的病变。元气论的这些认识不仅完善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并基于此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阐释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
“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气运行于全身,是机体能量的来源,推动激发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难经·八难》强调:“气者,人之根本也。”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临床诊治疾病尤其应注重调气,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
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根据四时阴阳对人体进行调整,以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以阴阳为法,来调节人体的;“阴平阳秘,精气乃治”,最终使阴阳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指导养生防病和疾病治疗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论。阴阳论被用以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延年益寿。故主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元气论和阴阳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生命观,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及巨大贡献。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着重探讨物质世界的本源。元气论与阴阳论可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指导临床诊治疾病、治未病。元气论和阴阳论是我国古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属古代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范畴。就元气论与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来说,笔者认为,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作者:张亚鹏 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