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相传为大禹及其臣子益所作,包罗天文、地理、医药、矿藏、神话、宗教等诸多内容,堪称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对医药的记载丰富,从这些内容中可窥见先民对天地自然的细致观察、对长生不老的热忱追求,更可印证中医药思想萌芽之早。
《山海经》成书时间早于《神农本草经》,保留了上古时期先民对医药学的朴素认识及宝贵经验。书中共记载具有医用价值的药物187种。其中包括植物药89种,动物药39种,矿物药6种,水生鱼类、介壳类药29种,避灾药15种,毒药8种及山水1种。有些药物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有些带有“巫医”印记;有些药物则反映出先民对长寿的向往,如食之可辟谷不饥的祝馀、白䓘,但今日已均不可考。
《山海经》中的多数药物自上古时期一直使用到现在。有些虽只录其名,未述其效,但在现代临床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虈(白芷)、芎窮、薯蓣、芍药、虋冬(天门冬、麦门冬)、少辛(细辛)、犀、麝、雄黄、磁石等。今择取《山海经》中注明功效且现代可考,却易被忽视的四味药物,探赜幽微,钩沉效用。
杜衡
《山海经》之《西山经》记载:“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介绍杜衡功效有二:走马,已瘿。这两种功效的产生取决于不同的使用方法:若佩带可更易驯服马匹(走马),若内服可治疗颈项痈肿、积聚之疾(已瘿)。
首次详细描述杜衡功效的专著为《名医别录》。而《神农本草经》中曾出现过“杜衡”之名:“杜若……一名杜衡。”但其实这是中药古籍中的同名异药现象,杜衡与杜若原为两种植物: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根似细辛;杜若叶似姜,有纹理,根似旋覆根。二者形态绝不相类。就现代植物学分类而言,杜衡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杜若为鸭跖草科杜若属。故《名医别录》中记载的杜衡为天帝山所出之杜衡,因其叶圆似马蹄,气味芳香,故又称“马蹄香”。
杜衡的功效随着中药学理论的发展及古人医疗经验的丰富而日益完善。《名医别录》载其“主风寒咳逆”,作发汗解表、宣肺止咳之用。唐代甄权《药性论》云“杜衡,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项间瘿瘤之疾”,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印证了《山海经》的正确。
杜衡味辛性温,气芳香,无毒。辛能散结行滞,温可散寒通痹,气味芳香以辟秽除恶。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痰饮积聚、痰气哮喘、瘿瘤瘰疬、咽肿喉闭,诚为疗病祛疾之佳品,用之得当,效验可观。撷采古籍中的两个方剂,以备救急。《救急方》记载杜衡疗咽肿喉闭:杜衡根,不拘多少,捣碎,井水调服即愈。《普济方》记载杜衡疗痰气哮喘正发作者:杜衡三钱,焙研为末,淡醋调下,少顷吐出痰涎即效。
薰草
《西山经》记载:“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薰草,一名蕙草,属芳草一类,首载于《名医别录》。因上等薰草产自零陵山,故又名零陵香。此草甚香,枯槁时馨香未泯,古人祓除,烧之以辟不祥。《山海经》载,佩此草可治疗因触冒天地乖戾之气所致之恶疮、麻风病,说明薰草“辟恶”之功很早就被先民发现并用于医药领域。“除秽恶邪气”为薰草的重要作用,被历代医家所重。《名医别录》“去臭恶气”,《开宝本草》“除恶气心腹痛满”均是在《山海经》之后对薰草功效的记述。薰草不仅可辟外来邪恶气,亦可治疗体内浊邪侵犯所致的病证,兼可杀虫。如治疗风虫牙痛,常配伍升麻、细辛煎饮。治疗寄生虫感染,与黄连配伍煮饮。
薰草还可治虚劳失精病。《名医别录》载其“疗泄精”。《外台秘要》载有治疗梦遗失精的薰草汤,将薰草与人参、白芍、生地、白术等补益药配伍,共奏益精止遗之功。但其毕竟馨香发散,多服易耗散真元,不宜常服久服。古人记载女性频服可致绝孕,便是薰草耗散元气的实证。
莽草
《中山经》记载,“葌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芒草即莽草。将莽草与粟米相和,放置水中,鱼食即死。此草性温有毒,人中其毒,用黑豆煮水饮之,毒自解。盖天地生一物之偏,及造一物制之。莽草之毒可制雄黄,但见黑豆,其根即烂,故黑豆胜之。
莽草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疗头风痈肿,搜剔外来之客邪;除结气疝瘕,荡涤在内之壅滞。此草有毒,不入汤剂,古方所用多为外治。即与茵芋合用以为搜风除痹之峻剂,亦为散为膏。《千金方》治脚气痿弱、风毒痹厥所常用,亦多为膏,汤药绝少。其外用之功不可忽视。因其善搜邪拔毒,杀虫消痈,故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头风痛、瘰疬痈疡、风虫齿痛。《本草图经》记载,莽草叶煎汤,趁热含入口中,待汤冷时吐出,治疗风虫齿痛及喉痹甚效。当需注意,含漱之水慎勿下咽;外用膏摩淋洗之剂,勿使莽草水接触双目。
礜石
《西山经》记载:“皋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礜石是一类硫化物类毒矿石,根据颜色不同分白礜石、苍礜石、桃花礜石、金星礜石、银星礜石数种,惟白石与苍石入药。大热之性,内服破散胸腹沉寒痼冷效专力宏,主治心腹冷积,坚结癖气,胸膈沉寒,风湿顽痹;腐蚀之性,外治又可去痈疮、疽痔、息肉。因其毒性大,故方中少用,古代方士多炼食以求长生。
礜石亦载于《神农本草经》,“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所以礜石为攻毒疗疾之猛将,非保命养性之仙丹。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当止,若只求一时欣快而耽嗜之,无异于饮鸩止渴。(吴玉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郑文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