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文化

杏林青年丨于洋:读中医之书需要方法

发布日期:2021-06-09 17:07:28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于 洋

  图片

  图片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方药基础理论与应用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一直从事方剂学的医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求学初期,于洋认为自己刚开始没有静下心来读书,后来感到懊悔,感觉走了很多弯路。“每个人应该都是这样,就是回顾过去的10年。我不觉得有人会觉得过去10年计划的很好,应该都是懊悔了”。就像世人都在追求人生的完美,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每一个时期都笃定地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到了完美呢。正是由于不完美才让人对过去和未来进行思考,求学时期的懊悔让于洋领悟了专业的治学和读书的方法。

  01带着中医存在分家体系的观点读书

  中医存在分家体系,早在汉代《汉书·艺文志》中已经可见。汉志将医学统归为“方技略”,分为四种,即医经、经方、方中、神仙。按范行准先生所说,叙医学原理之书也,经方,叙见证用药之书也。于洋说:“分家体系的由来时间很久,早在立下文字之前已经发生。其产生极有可能是地域的原因,使得中医的起源本身就不是一元的。在汉志中所载医经和经方书籍由书名可知,当时两家体系已存在着交融发展,金元以后两家界限不复明显。”尽管如此,医经重在讲医理,经方侧重治疗。在阅读专业书籍时仍应带着分家体系的观点,对内容有所甄别的去读书。于洋从事方剂学专业,他认为方剂学当属经方体系。他说“经方不是指某一具体的方剂,而是中医之一体系。这个体系重在临床治疗学”。因此,于洋读书集中在“见证用药”部分。对于以症候为基础和依据的用药经验或规律十分珍视,当经验与理论相背时,取经验不取理论;对于脱离经验、空谈的理论则当摒弃。对于只有理论,省略了症候标准的用药经验,则应当取《神农本草经》及历代本草论述,并佐之《伤寒论》《千金》《外台》中所载的方剂,通过相互比对、主要分析挖掘用药的症候标准与规律。

  02 带着主动用智的方法读书

  如果要读像经方体系类的专业书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或者在读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能力?于洋分享了他的第二个读书方法:读书尽可能主动地使用“用智的方法”,而不是以追求读的书的数量和种类多少为目的。什么是用智?怎么用智?于洋通过解读经方体系,分析张仲景的《伤寒论》与之前经方诸家的异同比较,以及具体介绍“用智”来回答。

  仲景之前经方诸家是经验性的,仲景《伤寒论》是规律性的

  于洋举《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千金要方》《伤寒论》中所载的桂枝汤为例,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阳旦汤“治天行病,发热,汗自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方”。《千金要方》阳旦汤“治伤寒中风脉浮,发热往来,汗出恶风,头项强,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说明仲景之前经方诸家是经验性的,仲景《伤寒论》是规律性的。

  在《辅行诀》和《千金要方》中,桂枝汤或名阳旦汤,是方在前,症在后,即小阳旦汤,治……;而《伤寒论》是症在前,方在后,即……,桂枝汤主之。且《伤寒论》症在前,并将症概括为“太阳病”,这样就建立了先辨证、再开方;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辨证论治方法,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必属太阳病,方可与桂枝汤;太阳病,须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方可与桂枝汤。由此,《伤寒论》在之前经方诸家经验性基础上,上升为规律性。

  经验上升为规律,必定是主动用智的结果

  于洋认为,“经方”之“经”字,含有经验过之意。仲景《伤寒论》较之前经方诸家,由经验上升为规律,必定是经历了主动用智的过程。因为,“整体的人类的经验,或者某个体的经验,都不可能是充足完备的”。仲景必定是在占有相当信息量的前人经验,益之以个人经验,但两者都不是充足完备的前提下,提前通过主动用智的过程,才使得《伤寒论》由之前经方诸家的经验性,上升为规律性。

  应主动用智去读书,读书应促进用智能力

  从上面仲景《伤寒论》从经方诸家经验性得出规律性的分析,于洋认为,应当主动用智去读书,即读书时的玩味思索是最重要的。所读的专业书籍应当是对用智的能力有培养和促进的,对生活、情感、人生经历的读书另当别论。

  关于经验的积累和用智的能力,于洋认为,“经验会随着年龄增长必定呈现一个绝对的增加,但是用智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先是上升接着就出现下降,还有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降。人用智的能力如果在很早期就培养,比如说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去培养逻辑学方面的能力,极有可能是在35岁到45岁的10年期间,是用智的黄金时间,但绝不是经验充足完备的时候。”于洋并举仲景做《伤寒论》的年龄考证,若以仲景在公元197年于荆州见王仲宣时得见《汉志》,仲景时年43岁左右,于公元206年做成《伤寒杂病论》,正好十年。可能正是一个人用智的黄金阶段。

  然而于洋认为自己在用智的黄金时间没用沉心读书,为此感到懊悔。于洋认为用智的去看书尤为重要,“在占有一定有价值的信息量,且引导的情况下,要引导自己自觉地进行用智的过程”,同时也提醒我们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一本书,如果没有用智去看,它对你的用智也没有反馈和帮助。当然也有很多书籍,可能并非需要用智去看,比如小说类的书籍,这些书籍虽然不会用智去看,但是可能对于情商、处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的关系、人生的道路有所影响,但是它却缺少对逻辑能力的培养。因此于洋认为读书需要有区别的去读书,如果从个人专业的角度建议可以把小说类略过;但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来说却十分有帮助,可以去品味。

  于洋认为从读书中获得的喜悦是一种难以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是共鸣,可以是情感上的共鸣也可以是思想上的共鸣、观点上的共鸣。很难把它讲得清楚,如果一定要去说,极有可能是在有所得的时候,你会发现前人早在你之前就有很精辟的讲述,这个时候你不会觉得任何的沮丧,不像是做科研的时候发现前人已有相关成果时候的那种感觉,而是会觉得在的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情况下,竟然有相同的想法或者观点,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即使是前人的论述可能会与所得所想的东西相悖,或是否定了自己的,这种感觉也依旧会是喜悦的。于洋说:“我觉得就是当你能够发现道理,发现真理不孤单的时候,那么就是很喜悦的。”

  关于读医学古籍,于洋也有自己的见解,比如看经方是为了用而看,可以不用取文字的古朴和深奥,也不用取文字的优雅和美丽,简单粗暴的文字是最直接、最好的,那种微言有大意的文字,应当不在医学的这个经方体系当中。“所以什么叫做经典,经典应该是指它的道理是相对永恒。”但也不完全是,每个人心中对经典的定义会有所不同。

  于洋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对于经典的理解:优秀的书籍可以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看了之后觉得非常好,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感悟,在此基础上,自己也能写出来,这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意。一类是无论何时去翻阅,可能都难以让自己也达到那个水平,也不敢肯定说自己达到那个水平,这即是世人所认同的经典。而经典又分作两类,一类是作者只按严密的逻辑论证或论述,而并不考虑读者,于洋称为“高冷”的经典,《伤寒论》可能就是经方体系中这样的经典。另一类是作者会考虑大多数读者的思维,逐步地、由点及面的展开论述,所写的文字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情感,以至于去想象作者的模样。于洋认为这两种书籍都是经典,都值得反复读、持续读。

  对于专业而言,于洋向读者推荐了陆渊雷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今释》和《金匮要略今释》,以及他散在的一些著作和笔记。陆渊雷的著作和笔记十分丰厚,他自己本身也有着明显的人生轨迹,令人容易产生情感,他的人生轨迹也对读书和做人有着一些影响。有一点争议的是,即使陆渊雷是一个高水平高文化素质的人,在中西医争斗史这样的情况下,面临学术观点的争执的时候,他都会出现个人的攻击性的语言。于洋由此认为其实想要把自己所写的东西放下,不被其影响还是比较难的。

  《伤寒论今释》

  图片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内容简介

  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但因思想方法局限,掌握西医知识亦有限,故难免有其片面不足之处。

  《金匮要略今释》

  图片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内容简介

  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目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著名中医临床家岳美中先生在学医过程中,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金区要略今释》。觉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陆渊雷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终成一代名医。

  “陆渊雷的书也是属于那种写不出来的。他对于西医学的水平在那个时候能够达到那个程度,而且十分的贯通,他讲西医的生理和疾病,讲得十分的好,能够看得明白,能够听得懂,但是也能看到他在研究这条路也是很固化,就是不舍弃不放弃。”

  最后于洋向读者分享了一些关于了解中医的途径的小建议。他说了解中医的起点最好不要直接从阅读经典开始,中医的经典都比较“冷冰冰”,无论意志如何强大,它可能都会慢慢消耗掉人的兴趣。可以先从短一些且中医素质较好的文章开始进行了解,比如范行准所写的一些文章或者是民国时期整理的中医文集和《中国急救医学》刊录等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