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药诗词
传说辛弃疾新婚之后,便赶赴沙场抗金,在沙场上某个安静的夜晚,他给爱妻写下一阙词,词中运用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等24味中药,借药物名称的发音,与温热寒凉之性表达出孤独凄凉之美,以及对爱妻的真情思念。
《满庭芳•静夜思》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在现存的辛词《稼轩词》中,还有另一首明确记载的词中也出现了诸多中药名词云: 《《鹧鸪天·代人赋》》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词便是稼轩居士闲居带湖之作。虽是谪居,然而一山一城、一药一物中,流淌出的却满是陶渊明式的田园静美。或许药石可疗身,而这些唯美的药名沉淀于诗词歌赋中,亦可使人心归于夜之恬静。 宋代扬州人陈亚云:“药名用于诗,无所不可,而斡运曲折,使各中理,在人之智思耳。”他是说,无论什么药名,都可以入诗,只要能将药名隐藏于诗中(所谓“斡运曲折”),而且能够“中理”,即要合乎情理、事理,不露痕迹,那就需要人们的智慧和诗思了。只有在艺术上达到此种境界,才能“造微入妙”,创造出诗的艺术效果。 《登湖州销暑楼》 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 罾青识渔浦,芝紫认仙乡。 却恐当归阙,灵台为别伤。 《生查子 其一·药名陈情》 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 也知没药疗饥寒,食薄何相误。 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生查子 其二·药名闺情》 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生查子 其四·药名闺情》 可惜石榴裙,兰麝香销半。 琵琶闲抱理相思,必拨朱弦断。 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 槟榔一去,已历半夏, 岂不当归也。 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 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妻叩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 盼来了白芨书,茹不尽黄连苦。 豆蔻不消心中恨, 丁香空结雨中愁。 人生三七过, 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其夫给妻的回信道: “红娘子一别, 桂枝香已凋谢矣! 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 奈常山路远, 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 卿勿使急性子,骂我苍耳子, 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 杜仲结伴返乡, 至时自有金相赠也”。 《桂枝儿》 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 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 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 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黄连心苦苦地为伊担心, 白芷儿写不尽离别意, 嘱咐使君子切莫作负恩人。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 我愿对着天南星彻夜地等。 《答鄱阳客药名诗》 唐.张籍 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 心中万事喜君知。 《荆中即事八首之一》 北宋.黄庭坚 牵牛避洗耳,卧着桂枝阴。 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漆。 回望我夷陵,天南星斗湿。 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 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 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覆。 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 当生姜失去麻黄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