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准确认识历史任务和使命担当,并创造性开展实践活动的精神品质,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中医药事业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的神圣职责与使命,迫切需要业界同仁发扬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扎实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尊重中医药历史发展规律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要求。传承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原创医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和疾病防治观,造就了一套有别于西医的思维方式、诊疗技术方法和医疗文化。传承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要传承的是中医理论,并发挥中医理论在临床的优势。二要传承中医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及按摩、拔火罐、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无论是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临床实践中的经典药方,还是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都是中医疗法的深厚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三要传承中医的人文精神。中医兼具医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药的传承不仅是医学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总之,传承即是发现和尊重中医药历史发展规律。只有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洞察中医药未来发展大势,掌握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力量根基。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中医药是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的医学,是人民群众实践智慧的结晶,理应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中国医疗模式由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治未病、康复健身及健康旅游等理论和方法恰恰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这也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加快创新是发展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法宝。创新是中医药的固有品格。在诊断方面,中医诊断讲究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对条理化、系统化的经验进行推理,从而形成独特的辨证论治法,包括四诊、八纲、证候等内容。在治疗方面,中医史上的诸多名医开创了大量新式治疗方法。如扁鹊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华佗创用酒服“麻沸散”,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外科手术治疗范围。新时代新征程上,创新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一方面,中医药要不断汲取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最前沿的成果,丰富和发展自身理论与实践,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健康需求,这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要进行高端人才团队建设,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平台,形成规模可观的创新团队,使其成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与此同时,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助力中医药原创成果产业化孵育、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