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健康中国建设
在现代社会,中医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医学模式的多样化,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如在慢性疾病的调理、疑难杂症的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应用。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只有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才能守住中医药的“根”与“魂”。应加强古典医籍研究和利用,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让珍贵的中医药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延续。
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要深化中医原创理论、中药作用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临床实践方面,加强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加快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全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同时,需健全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机制,推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适应中医药行业特点的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和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广泛应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化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传播中医药文化增进人类健康福祉
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传统医学相关规则制定,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深化中医药产学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通过举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展览展示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尽管中医药在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在国际上,中医药面临着文化差异、标准不统一、市场准入门槛高等问题;在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中医药质量监管,提升中医药产品质量;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