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史

人文精神赋能中医药产业振兴

发布日期:2024-07-11 17:47:3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浏览次数:- 字号:
  当前,正值中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医医疗发展状况持续向好,民众中医养生观认可度日益提升,中药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中医药产业振兴也存在诸多隐忧,如中医无论是在市场占有规模还是医药产业发展领域,均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等等。上述问题共同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与再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涌现出多维度的解决方案。但是,追本溯源而论,要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重要动力在于深耕厚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推动中医药产业振兴的关键思维武器。

  其原因在于,中医作为一门融合了哲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滋养。只有深入挖掘和利用人文精神的力量,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通过深耕厚植人文精神,可以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更强的创新力和更深的文化底蕴,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医药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医的整体观思想契合人文精神

  与现代西医精细划分的科室不同,中医学在理念上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合作,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诊疗理念关注整体观,强调人的身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具体而言,中医整体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每个人自身整体的“形与神俱”,即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二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是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即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这种整体观的视角关键在于,中医强调将人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关注疾病的症状,也要综合考虑身体、心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对人的全面关怀和充分尊重。

  中医的施治方式体现人文精神

  中医采用三因制宜的施治方式,治疗疾病要根据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以及季节、地理环境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其中,因人施治是中医的基本诊疗方式。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通过分析、综合和辨别来判断证候,进而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强调对每个患者的细致观察和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即便是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也会根据他们的体质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这种既综合衡量又极具差异化的诊疗方案是中医的鲜明特色,这种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使得患者感受到医生对他们的全面关注和关怀,增强了对医生的信任感。

  相比之下,西医更强调规范化治疗,追求形成关于某种疾病的专家共识。这种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治疗方法和手段的相似性较高。而中医的因人施治方式则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治疗,体现了对患者个体的全面关注和尊重。

  因此,中医的因人施治方式背后蕴含着对每一个人的关注、觉察和思考,体现了中医学的人文关怀。

  中医的文化底蕴充盈人文精神

  从中医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人文关怀的源头。自《黄帝内经》始,中医学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医学传统。这部经典强调“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申言之,“天地之性,人为贵”。这种对人的高度重视,为中医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基础。

  萧纲在《劝医论》中也提出:“天地之中,唯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宝贵性和生命的至高无上。明朝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引述陆宣公之言:“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这句话揭示了医学的本质——仁心仁术,也即,医学的目的在于救人于危难之中,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句话表达了医者对患者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以及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他还提出:“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句话将医者的职责分为三个层次:上医能够治理国家、促进民族健康;中等层次的医者能够治疗人的疾病、维护人的健康;而下医则仅仅能够治疗具体的病症。这种对医者职责的划分,体现了中医对个体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关注和关怀。

  中医之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而没有中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内核中蕴含着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以关怀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为己任,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珍视健康。这种精神不仅为中医提供了持久的生命力,也为其在医学领域中树立了深刻的价值标杆。

  中医的医患关系需要人文精神

  西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即依靠严格的科学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然而,中医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例如推拿、灸法等适宜技术在循证医学上的支持相对薄弱。

  由于中医的这一特点,为了尽量化解和预防纠纷,中医需要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将关怀病人的工作做在前面。通过良好的诊治和关怀,医生可以建立与病人之间的信任,从而减少误解和纠纷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医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做实人文精神:首先,充分沟通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心理和需求,并给予医学帮助;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尊重患者的隐私以及知情同意权,以患者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治疗方案的利弊和风险;关注病人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给予全面的健康指导和鼓励。

  通过这些措施,同时有助于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和良好关系,为医疗实践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温度。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厚植人文精神、做实人文关怀,并始终关心、爱护和尊重人,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这个过程中,法治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引和支撑,这不仅是中医药产业扬长避短、实现大发展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是良法善治的基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