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科普

常识:中医最早运用免疫思想并发明免疫疗法

发布日期:2021-06-08 17:25:53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狂犬病免疫

  人类有记载的最早免疫实践之一,是对狂犬病的防治。中国晋代名医葛洪(公元283年-363年)所著《肘后备急方》载“疗狂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其后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崔之悌在《纂要方》、王焘在《外台秘要》里都有类似记载,可见古人运用此类方法治疗狂犬病行之有效,并长期流传。

  公元1881年,近代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研究狂犬病免疫方法。他把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干燥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健康犬只的脑中。然后让打过疫苗的犬只接触狂犬病毒。经过反复实验后,接种疫苗的犬只,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了,由此宣布狂犬疫苗研发成功。1885年,巴斯德首次为人类注射狂犬病疫苗。

  图片

  ▲葛洪《肘后备急方》

  天花免疫

  中医在免疫方面的突出成就,还有天花的预防。

  天花疫苗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疫苗,可以追溯到11世纪,被称为“痘苗”。清代医学家朱纯嘏的《痘疹定论》载:“丞相王旦,生子俱苦于痘,后生子素,召集诸医,探问方药。时有四川人清风,陈说:峨眉山有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不逾月,神医到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于次日种痘,至七日发热,后十二日,正痘已结痂矣。由是王旦喜极而厚谢焉。”这也是史料记载的最早一次天花疫苗接种。

  图片

  ▲古代种痘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丞相王旦(宋朝),生了几个孩子都因患上天花而夭折,后来好不容易老来得子,十分宝贝这个孩子,非常担心这个孩子也怕也步入前面几个孩子的后尘,染上天花离他而去,所以遍访名医,寻找能够帮他孩子预防天花的方法。最终在四川峨眉山寻得一位在民间声望很高的医生,这个神医在一个药瓶里取出一点药粉涂在孩子的鼻腔里,7天后这个孩子开始发热出痘,等到第12天,痘全部结痂,发烧也好了。

  出过天花而能活下来的孩子终身不会再染上天花了,等于上了保险,因为天花而痛失过好几个孩子的丞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看到经历过天花考验而存活下来的儿子,他喜极而泣,对这个神医给予厚谢。这就是中国接种天花最早的记载,可以看出,我国远在十世纪就采用种痘的方式预防天花。

  到了明代,接种天花的逐渐增多,尤其是安徽某些地区(宁国府太平县),这个地域的达到最多,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的一些作品,都有种痘的记录,比如程从周《茂先医案》、周晖《金陵琐事剩录》中都有记载。

  图片

  ▲痘衣法

  1681年(清·康熙20年),朱纯嘏正式把这项技术介绍给朝廷,染过天花却幸存下来的康熙皇帝深知天花的危害,他力排众议,颁诏下令在全国推行种痘技术,使得这一技术在全国广泛流传,预防了天花大爆发。

  经过数百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种痘”这一技术也不断发展和改进,接种方式由起初将天花患者的疱浆染到接种者的衣服上,到后来将患者痘痂阴干成细末,用水调湿,将棉花蘸着塞入接种者的鼻腔内。这被称为“水苗法”。

  图片

  ▲水苗法

  随着实践经验的总结,疫苗也不断改进,最先用患者身上的疱浆又称“生苗”,后来用经过几次接种后痘痂制作的安全性更高的熟苗,并且有合理的解释“火毒汰尽,精气独存”,即现代所说的“灭活减毒”。

  随着中西方交流增加,种痘术渐渐传到日本、俄国、欧美,为人类战胜天花病毒作出了重大贡献。

  疫苗是人类历代免疫思想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成果

  毋庸置疑,疫苗在人类历史上是效价比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公共卫生防控手段之一。疫苗终结了天花的肆虐,有力地控制了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对狂犬病、艾滋病等高发疾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全世界儿童处在脊灰病毒的世大威胁中。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因为有了脊灰疫苗,脊灰病例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

  2、破伤风病死率在10%-70%之间,20世纪80年代全球有约8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2002年降到18万人左右,2008年下降到5万人左右。

  3、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超过90%的人在10岁前感染了麻疹病毒,其中多数可出现症状。在1980年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之前,估计麻疹每年在全世界造成260万人死亡。

  4、中国是流脑高发区,曾出现过5次大流行,发病率最高时达403/10万,病死率为5.5%。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预防接种,流脑发病率开始逐年下降,至上世纪 90年代,发病率维持在<1/10万的水平。

  5、狂犬疫苗的发明,更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