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熬夜加班、久坐不动等现象也很常见,但这些习惯其实对身体并不友好。中医理论中有“五劳七伤”的说法,讲的就是这些不好的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黄帝内经》指出,“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根据《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记载,“七伤”即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哪些现代不良生活方式会造成“五劳七伤”。
现代这些常见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
用眼过度——久视伤血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过度用眼的行为,中医称之为“久视伤血”。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有藏血的功能,肝血充足,视力才能清明,而过度用眼亦会伤血。
缺乏运动——久卧伤气
有些人忽视体育锻炼,习惯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周末休息时也喜欢赖在床上不出门,这种行为被称为“久卧伤气”。
缺乏运动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气虚体弱,免疫力下降。长期缺乏运动,还经常感到乏力、精神不振,休息后也不能缓解,那就是气虚的表现。
办公室综合征——久坐伤肉
现代很多办公室职员都是在电脑旁工作,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在中医里被称为“久坐伤肉”。
久坐不仅会导致肌肉松弛,还可能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等。
长时间站立工作——久立伤骨
长时间站立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腰腿疼痛,中医称之为“久立伤骨”。
例如教师、外科医生、售货员等群体,经常会出现腿部浮肿、静脉曲张和腰酸腿痛的症状。
过度行走——久行伤筋
如果长时间行走或跑步,又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就可能导致“久行伤筋”。
这种过度使用筋骨的行为,容易引起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等问题。比如有些热爱跑马拉松或徒步旅行的人群,经常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结果导致膝关节疼痛。
大饱——伤脾
现代美食诱惑众多,人们容易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大怒气逆——伤肝
情绪管理对身体健康尤为重要。频繁的愤怒和较大情绪波动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问题。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白领工作者长时间坐着,体力劳动者过度劳累,这两种生活方式都会损伤肾气,影响肾的功能,出现腰膝酸软、尿频、精神不振等症状。
形寒饮冷——伤肺
夏季习惯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偏爱冷食、冷饮,这些习惯都容易导致寒邪侵袭肺部,影响肺的宣发,出现咳嗽、流涕、易感冒等症状。
忧愁思虑——伤心
面临各种压力,如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如果不能积极面对,长期忧愁和过度思虑会导致心神不宁,影响心的功能,出现失眠、心悸、胸闷等症状。
风雨寒暑——伤形
有些人自觉体健强壮,忽视了对身体的保护,如在雨雪天气中没有做好防护,或长时间暴露在炎热的天气中,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
恐惧不节——伤志
长期处于高压和恐惧状态中,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影响人的意志力和决策能力,导致精神恍惚、情绪忧郁、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告别五劳七伤,从日常做起
宋代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中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生活方式会伤害人体,那么如何根据中医理论来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呢?
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认为,充足的睡眠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长期熬夜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建议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晚上11点后入睡,保证每天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
增加户外活动,改善气血循环
适量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改善“五劳”中的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以及“七伤”中的风雨寒暑伤形。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八段锦或太极拳等。
合理膳食,遵循中医饮食原则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食用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建议饮食多样化,以谷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学会管理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波动会直接影响人体气机,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
可以在每天工作间隙进行5分钟的深呼吸练习,或者在晚上睡前进行10分钟的冥想,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