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痰湿体质更易发胖,这份养生食谱来帮忙

发布日期:2025-05-21 17:20:56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浏览次数:- 字号: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群:

  ● 他们身形略显臃肿,体重就像被牢牢黏住一般,怎么也减不下来。

  ● 平日里,他们总是感觉身体沉重、困倦不堪,喜坐喜卧,对活动兴趣降低。

  ● 上厕所时,大便常常黏在马桶上,冲好几次都难以冲干净。

  ● 观察他们的舌头,会发现舌体淡胖或偏大,舌苔白腻,舌面水润。

  ● 更让他们苦恼的是,明明吃得并不多,体重却依然居高不下。

  今天,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许欣筑医生和大家分享关于体重的“秘密”。

  

  为什么吃得不多,也容易发胖

  中医理论视角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承担着运化水谷精微的重要职责。如果一个人原本脾胃就比较虚弱,或者过度食用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的食物,脾胃就会不堪重负,导致运化失职。此时,水湿无法正常代谢,就会停滞在体内,久而久之,凝聚成痰,进而引发肥胖。

  中医有“胖人多痰湿”的说法,《黄帝内经》也提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意味着,脾失健运是导致水湿停滞,形成“痰湿型”肥胖的关键因素。这类肥胖者的痰湿产物往往堆积在肚子、四肢,形成松松垮垮的虚胖状态。

  相关研究显示,在肥胖人群中,痰湿质者约占73%,是肥胖人群中占比最高的体质类型 。所以,有些人即便食量不大,但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依然会出现“虚胖”。对于这类人群,减重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健脾祛湿。

  营养学理论视角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体重的增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础代谢率(与肌肉量密切相关)、身体活动量、内分泌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素、瘦素、胰岛素、皮质醇等)、肠道菌群、摄食量以及药物(激素类、精神类)等。

  在排除疾病因素的前提下,体重的平衡主要取决于每天的能量摄入与消耗。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时,体重就会增加;反之,体重则会下降。

  人体中,男性约60%的体重是液体(因肌肉量较多,含水量也相对较高),女性约50%的体重是液体。如果一个人没有内分泌疾病,也没有服用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却依然在食量不大的情况下发胖,我们要考虑是不是基础代谢率过低(身体肌肉量少导致)、活动量太少、睡眠不足、压力过大、饮食结构不合理、体液波动等等因素,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喝凉水都胖”。

  辨明痰湿体质,合理饮食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痰湿体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看体型:体型肥胖或浮肿,肚子松软且缺乏弹性,腰腹围度明显大于四肢。

  ② 查状态:身体总是困重,尤其是饭后更为明显,有时还会伴有头晕症状。口干却不爱喝水,偏爱静坐或躺卧,不爱活动。大便黏腻,黏在马桶上难以冲净。舌头淡胖或偏大,舌苔白腻,舌面水润。

  ③ 找根源:平时爱吃甜腻、油炸食物,这些食物堪称痰湿的“催化剂”;长期熬夜,既伤脾又生湿;压力大、思虑过多,而思虑过度会伤脾。

    解决方法  

  推荐健脾祛湿食材

  根据《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推荐:山药、莲子、白扁豆、黄芪、芡实、党参、麦芽、砂仁、薏苡仁、茯苓、木瓜、大枣等都是健脾祛湿的佳品。

  中医倡导“隐药于食”,将这些药食两用的材料融入日常饮食,既能调理体质,又能控制热量,一举两得。

  推荐两份适合痰湿质人群的食谱

  女士 

  早餐:健脾祛湿粥

  材料:干山药10g、干莲子10g、白扁豆10g、干芡实10g、炒薏苡仁10g、燕麦米10g、鸡蛋1个) 。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可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后放入冰箱。次日清晨煮粥,或者清洗后放入电饭锅中预约煮粥。粥快熟时,打入鸡蛋并调散,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决定是否加1g食盐调味。若想更方便,或者消化功能不佳,也可将食材打成粉状调糊食用。

  午餐:米饭大半碗

  做法:大米50g、糙米或其它杂粮25g、清蒸鲈鱼100g、姜丝水煮菜心200g,烹饪时油量控制在10ml ,盐量控制在2g。

  下午茶:陈皮茯苓红枣饮

  材料:陈皮5g、茯苓20g、红枣2-3粒。

  做法:加水500ml煮开后即可代茶饮用。

  晚餐:

  番薯150g或玉米300g(连棒)、党参炖鸡(去皮鸡肉100g、党参10g、生姜2片)、 清炒油麦菜200g,油量控制在10ml,盐量控制在2g 。

  做法:先将鸡肉焯水,然后与党参、姜片一起炖煮1小时,最后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

  男士 

  早餐:健脾祛湿粥

  干山药10g、干莲子10g、白扁豆10g、干芡实10g、炒薏苡仁10g、燕麦米30g、鸡蛋1个,做法同上 。

  午餐:

  米饭1碗(大米75g、糙米或其它杂粮25g)、豆腐炒肉(南豆腐150g、瘦肉25g)、凉拌青瓜300g,油量控制在10ml ,盐量控制在2g 。

  下午茶:陈皮茯苓红枣饮

  陈皮5g、茯苓20g、红枣2-3粒,做法同上。

  晚餐:

  番薯200g或玉米400g(连棒)、白灼虾100g、清炒西兰花200g,油量控制在10ml,盐量控制在2g 。

  特点分析

  中医从痰湿论治肥胖,不仅仅是将体内多余的痰湿排出体外,临床研究中还发现,健脾祛湿化痰的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的食欲和代谢,改善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整体调节的过程。

  健康生活,温馨提示

  1、拒绝极端节食:靠极端节食快速减重,短期内体重可能会下降,但很容易反弹,还会损害身体健康。建议每周减重0.5 - 1kg,循序渐进才是硬道理;

  2、关注体脂率:体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相比之下,肌肉量和体脂率更值得关注;

  3、个性化调理: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如果你的体质比较复杂,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营养师,制定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

  4、良好生活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才是保持健康的长久之计。

  正如《脾胃论》所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健运,方能气血充盈,痰湿得化,身形自健。调理体质、管理体重,从关注脾胃开始,持之以恒,才能收获健康与美好体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