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天开背,人活百岁。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背薄一寸,命长十年,养好背等于养好命”。其实中医学也认为,人体的背部非常重要,背部的养生保健不可忽视。
脊背到底有多重要? 背部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四大养生区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背部分布了两条举足轻重的经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位于脊背正中,总管全身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背两旁,从上到下分布了12对背俞穴,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之处。而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脊柱中有脊髓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 由此可见,日常保养背部十分关键,特别是老年人,若背部寒邪入侵,容易引发风湿、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这8件事让背痛找上你 1、伏案久坐 2、不爱锻炼 3、爱吃垃圾食品 4、错误站姿 5、睡旧床垫 6、经常穿高跟鞋或人字拖 7、单肩背大包 8、过度紧张 一套操,缓解背痛,强健脊背 养背,记住这几个好方法 那该如何养背呢?其实也并不难,中医专家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1 捏脊——调和气血 方法: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5~10遍。 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2 艾灸——培补阳气 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可以强身健体、培补阳气,调理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背部肉多肉厚而且发硬的人群,都适合用这种保健方法。背部艾灸多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盒施灸的方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 3 搓背——预防感冒 搓背可在洗浴时进行。用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直至背部发热为止。如果自己不方便,也可以让他人代为搓背,用力不要过猛就行,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预防感冒,缓解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4 晒背——温阳 经常让背部晒晒太阳也是非常好的保养方法。中午时段可在太阳下晒晒背部,一般晒1小时左右。晒背温阳,四季皆宜,如在夏季炎热天气,则宜在早上9点之前晒背。 5 摇篮式滚背——促进阳气升发 在地上铺一条毯子,地面不要太硬。坐好以后双腿弯曲,双手扶住膝盖,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间,也就是我们的臀部下面。把左脚右脚抬起来,大腿一定要靠近小腹,保持这个姿势前后摇摆。 这种背部的滚动,每天早晨滚一滚,反复滚上3~5分钟,每次滚完以后会感觉到背部热热,这表明气血疏通了,滚到背部发热的时候阳气自然而然生发。 6 刺激打通委中穴——疏通气血 教大家一个刺激委中穴的办法:平坐在床上或地面上,地面不要太硬;坐好以后弯曲双腿,双腿颤动,让两个后膝窝向下去砸地面;反复这样坚持5分钟以上,就会感觉到整个腿是温暖发热的,能有效疏通气血。 中医认为,腰背委中求,膝窝的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节。 7 打通大椎穴——提振阳气 双手搓颈部大椎穴至发热。 颈椎是督脉和膀胱经的上部枢纽,这里通畅可以促进阳气生发,还可以预防颈椎气血瘀阻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8 打通后背中部枢纽——暖肾 每天找空闲时间双手后探由下向上搓,搓到后腰发热。 这里是命门穴、肾俞穴等的所在,是督脉、膀胱经中部的枢纽。这个动作是刺激命门穴、肾俞穴简单直接的办法。 9 撞墙功——舒发心肺之气 撞墙功也叫虎骨功,经常练习对五脏六腑都很有好处,尤其是舒发心肺之气。 背墙而立,双脚与肩同宽站直。脚不动,身体往后倒,触墙的刹那间让吸入胸膛的气被撞击而挤出,并从口中发出轻微、自然的声音,如“呵”等。 背部保养,贵在坚持,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