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宣布,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直面我国超重肥胖率持续攀升的严峻挑战。
随后各种减肥策略、减肥产品和减肥治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些急于求成的朋友选择了过度节食、生冷饮食甚至滥用泻药等损伤脾胃的方法减肥,久而久之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来门诊就诊。
这些减肥方法,很伤脾胃
极端节食:轻断食、生酮饮食等快速减肥法大行其道。在中医的角度,过度节食使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而不能维持脏腑的正常功能的运行,患者常表现为疲倦、乏力、脱发、月经紊乱等症状。
生冷饮食:冰美式、沙拉等寒凉食物也被宣传用于减肥。在中医的角度,进食生冷容易脾阳受损,导致水湿内停,患者常表现为腹痛、畏寒、痛经等症状。
滥用泻药:市场上也有含有番泻叶、大黄等泻下功效的减肥药物。在中医的角度,久服泻下药,气随津脱,耗伤脾胃,损伤阴津,患者常表现为脘腹冷痛、口干、便后乏力、脱肛等症状。
"脾虚-肥胖"的恶性循环
《黄帝内经》记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若脾虚则“水湿内停,聚而成痰”,形成肥胖,正如“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肥胖之人常有脾气虚、脾阳虚、痰湿等证型。
另外,肥胖形成后因痰湿壅滞或膏脂瘀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进一步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加重肥胖,形成了“脾虚-肥胖”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在制定减肥策略时,一定要注重健运脾胃。
减肥的重要法则
减肥的重要法则是“管住嘴”和“迈开腿”。《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也根据这个原则提出能量控制、膳食结构、运动建议和行为习惯“四大法则”,具体如下:
能量控制:男性每日建议摄入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通过减少30%~50%总能量实现负平衡;
膳食结构:脂肪供能比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三餐供能比3:4:3;
运动建议: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
行为习惯:晚餐17:00-19:00进食,戒夜宵,进食顺序按“蔬菜→肉类→主食”递进。
健脾祛湿减肥法
饮食篇:给脾胃"修路"
✅ 脾虚体质,常见食后脘腹胀满、肢体倦怠乏力、大便溏薄或黏滞等症状,可用四神猪肚汤(茯苓15g+莲子15g+芡实15g+山药15g+猪肚1个)。
✅ 痰湿体质,常见肢体困重,关节酸沉、恶心欲呕、大便臭等症状,可用冬瓜荷叶茶(冬瓜200g+荷叶5g,午餐前饮用)。
✅ 脾虚湿盛体质,常见肢体困重,倦怠乏力,食欲缺乏腹满,尿量少等症状。可用健脾祛湿茶(荷叶6g,山楂10g,薏苡仁10g,淡豆豉6g,栀子5g,冬瓜皮10g,茯苓10g,甘草3g)
运动篇:唤醒脾胃"动力泵"
✅ 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最好早上9-11点练习)
外治篇:打通脾胃"交通枢纽"
✅ 穴位按压:足三里(健脾胃要穴)+阴陵泉(祛湿大穴),适合大部分肥胖患者。
(足三里穴)
(阴陵泉穴)
✅ 艾灸方案:中脘穴(胃的"灵魂穴位")+脾俞穴(每周2次),适合脾胃阳虚的患者,由专业医师操作。
(中脘穴)
(脾俞穴)
✅埋线方案:专业医师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可以有效长期地刺激穴位,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