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中医分阶段应对痛风,标本兼治

发布日期:2025-04-27 16:28:00 来源:风湿闰月说微信 浏览次数:- 字号:

  痛风,就像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一旦 “引爆”,那种钻心的疼痛仿佛有把刀在骨缝中来回搅动,让人痛不欲生。

  据统计,全球痛风发病率已达0.26%~0.34%,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更是高达5.79%~13.8%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痛风已经成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痛风的现状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进而诱发关节炎症和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不仅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甚至累及肾脏,引发慢性肾病和肾功能不全。

  西医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急性期的抗炎治疗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

  然而,这些药物往往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难以根治病因,长期使用还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皮炎等问题。这让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备受煎熬,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反复发作的根源

  中医认为,痛风之所以反复发作,其根源在于“脾虚湿盛”

  若脾虚不运,则水湿内停,痰湿积聚,形成痰湿体质。百病皆生于痰,痰湿阻络成瘀,郁久生热毒,并与痰瘀胶结不化,交相为害,最终引发痛风。

  从根本上讲,脾虚湿盛体质是痛风发病的内因基础,而外感风、寒、湿、热邪则是发病的外因。在痛风患者体内,湿、痰、浊、瘀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病理状态。

  因此,想要治好痛风,必须究其本,从健脾燥湿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分阶段治疗痛风

  中医对于痛风的治疗,强调因时制宜、辨证施治。根据痛风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急性期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湿热毒邪痹阻经络,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此时需以清热利湿为主,迅速缓解疼痛。

  常用中药如薏苡仁、黄柏、虎杖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川芎、赤芍、丹参等,则能通络化瘀、利关节。

  除了中药,还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刺激特定穴位,如隐白、太冲、三阴交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的目的。

  ▶间歇期

  急性期过后,湿热虽暂去,但脾虚之本未复。此阶段需以健脾化湿为主,改善代谢环境,防止病情复发。

  常用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能健脾益气、祛湿泄浊;砂仁、陈皮、木香等,则能醒脾、和胃、化湿。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加用通络化瘀、利关节的中药,以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

  ▶慢性期

  如果痛风病程较长,湿浊会慢慢耗损人体阳气,导致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此时需以温阳化湿为主,恢复机体的阳气。

  常用中药如薏苡仁、党参、黄芪等,健脾益气;山药、茯苓等,则能健脾化湿;桂枝、乳香等,能温肾通阳、活血化瘀。

  同时,配合拔罐、艾灸等中医外治法,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尿酸排泄,助力身体恢复。

  黄闰月医生表示,中医治疗痛风秉持 “治病求本” 的理念,通过健脾燥湿、温阳化湿等方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湿浊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还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病情复发的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