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怕牛奶“寒凉”?试试这些搭配

发布日期:2025-04-23 17:34:49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浏览次数:- 字号:

  作为一位临床营养师,平时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吃什么食物补钙最好?既然要说最好,如果排除过敏因素,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补钙食物。

  然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国人日均乳制品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1/10。究其原因:

  一是国人对于牛奶的营养价值认识还不够深入,觉得可有可无;

  二是部分人群脾胃比较虚寒,因牛奶偏“寒”,食用牛奶后担心加重本身虚寒症状;(注:虚寒的人群平时容易表现为:喜欢吃暖的食物、口淡不渴、四肢偏凉、大便偏稀、舌淡胖嫩,舌苔偏白,吃了凉的食物以上症状容易加重)

  三是部分人确实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食用牛奶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

  但无论是中医的“寒湿困脾”,还是现代医学的“酶不足”,这些都并非无解困局,通过改良饮奶方式,融合国人的饮食智慧,牛奶也能变成你的“补钙好搭档”。

  图片

  牛奶到底有多重要?

  中医视角: 

  中医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等功效,对于体质虚弱,需要补益身体、血虚、燥热、口燥咽干等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营养学视角:

  牛奶富含钙和优质蛋白(每100克平均含钙107毫克,蛋白质3.3克,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牛奶钙是所有食物钙中最容易吸收的一种,相较于药物补钙,它发生结石的风险更低。

  研究表明,乳制品的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关键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增加骨折风险、影响儿童骨量峰值,并可能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奶及奶制品推荐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儿童及青少年:每日300克;

  成年人:每日300-500克;

  孕妇/乳母:每日300-500克。

  疑问解答:以前的人不喝牛奶,为啥不缺钙?

  1、他们会进食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例如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种子等等;

  2、他们户外活动更多,自身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3、他们体力活动及负重活动更多,骨骼更加健康;

  4、他们平均年龄较短,还没有到骨质疏松的高发年龄。

  怕牛奶“寒凉”?试试这些搭配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牛奶与温性药食搭配,既抑制了牛奶的寒性,又调和了脾胃,保留了牛奶的营养,尤其是脾胃虚寒但又想喝奶的人群非常适用。

  1、紫苏牛奶 

  图片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原料】鲜紫苏叶10g(或干品2g)、牛奶250ml。

  【做法】紫苏洗净,加水100ml煎煮3分钟,滤叶后将水倒入牛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砂糖或蜜糖。

  2、姜撞奶 

  【功效】温中止呕。

  【原料】全脂牛奶250ml、老姜汁15ml、白砂糖15g。

  【做法】牛奶放糖加热至70°C,快速冲入姜汁,静置凝固。

  3、肉桂粉牛奶 

  图片

  【功效】散寒止痛。

  【原料】牛奶250ml、肉桂粉1g、核桃碎少许。

  【做法】肉桂粉与热牛奶搅拌均匀,撒核桃增香。

  4、艾叶牛奶 

  【功效】温经散寒。

  【原料】鲜艾叶10g(或干品2g)、牛奶250ml。

  【做法】艾叶洗净挤干水分,加水100ml煎煮3-5分钟,滤叶后将水倒入牛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砂糖或蜜糖。

  注意事项:食疗方孕妇需慎用艾叶、肉桂;艾叶不建议长期大剂量使用;糖尿病者可选无糖配方。 

  乳糖不耐受?三招搞定

  1、小剂量启动,肠道渐适应:从每日饮用牛奶30-60毫升开始,逐步增加,可少量多次缓慢增加到每天总量250毫升,避免空腹喝奶。

  2、食物混搭,减缓不适:燕麦牛奶粥、牛奶蒸蛋、牛奶蛋糕、牛奶泡馒头等食物混搭,或者喝奶前进食一些谷类食物、蔬菜等,可延缓乳糖吸收速度,减轻不适。

  3、替代产品的选用:酸奶乳糖成分降低可选用,市面的低或无乳糖牛奶也可以选用(因乳糖已分解,需要留意血糖的问题)。增加益生菌和益生元也可以降低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小结

  牛奶非“万能药”,亦非“洪水猛兽”。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牛奶不必是禁忌,而应是因人而异的滋养选择,我们通过改良方法也可以轻松愉快的享用美食。

  总结口诀:害怕牛奶寒凉,姜桂紫艾来帮忙;乳糖不耐受,少量开始,混搭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