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湿热天气更易失眠?中医调养有方法

发布日期:2025-04-21 17:40:09 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 字号:

  “夜间辗转难眠,白天头重如裹,是很多广东患者的典型症状。”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治未病科主任廖荣鑫介绍,岭南地区常年高温多湿,易致人体脾胃运化失调、湿热内蕴,湿热上扰心神,轻则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重则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湿热体质若叠加熬夜耗伤阴液,会形成‘虚火+湿热’的复杂病机,单纯服用安眠药治标不治本。”廖荣鑫强调,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也会有效的帮助减少安眠药的依赖性、戒断症状和服用剂量。

  “广州入夏的湿热气候既是挑战,亦是调理契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侯乐博士介绍,通过子午流注作息、药膳调理、中西医协同干预,既能缓解失眠,亦为秋冬养生筑基。

  图片

  子午流注作息法

  亥时养阴(21-23点):三焦经当令时,闭目按压太阳穴、听宫穴各3分钟,激活副交感神经,促进入睡。  

  卯时升阳(5-7点):晨起饮用木棉花蜂蜜水(木棉花5g+温水300ml),搭配踮脚叩齿36次,助阳气升发,清除肠道湿热。  

  中医特色疗法

  01

  穴位按摩

  •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

  图片

  按压方法:用拇指顺时针揉按3-5分钟,每日2次。

  功效:宁心安神,缓解焦虑。

  •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

  图片

  按压方法:艾灸或拇指按压,每侧5分钟,睡前操作。

  功效:调和肝脾肾,安定心神。

  • 安眠穴(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处)

  图片

  按压方法:用指腹轻轻按压,配合深呼吸,持续1-2分钟。

  功效:专治失眠,快速入眠。

  02

  艾灸疗法

  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涌泉。

  操作:每穴灸10-15分钟,隔日1次,睡前1小时进行。

  功效:温通经络,调和阴阳,改善睡眠质量。

  03

  中药足浴

  方剂:合欢皮30g、夜交藤20g、桂枝15g、生姜30g。

  做法:药材加水煮沸后倒入浴缸,水温40℃左右,泡脚20分钟。

  功效:舒缓肝气,放松神经,促进血液循环。

  04

  敷贴疗法

  材料:吴茱萸粉10g、醋适量。

  做法:将吴茱萸粉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脚心),用纱布固定,晚睡前贴上,晨起去除。

  功效:引火下行,交通心肾,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

  中医食疗方

  1. 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易醒、乏力、食欲差)

  • 黄芪龙眼红枣粥

  材料:黄芪15g、龙眼肉10g、红枣10枚、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黄芪煎水取汁,与粳米、龙眼肉、红枣同煮至粥成,加冰糖调味。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归脾汤代茶饮(需医生辨证后使用)

  材料: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酸枣仁10g、甘草6g。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2. 阴虚火旺型(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

  • 百合莲子银耳羹

  材料:鲜百合50g、莲子30g、银耳1朵、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后撕小块,与百合、莲子加水炖煮至软烂,加冰糖调味。

  功效:滋阴清热,宁心安神。

  • 酸枣仁百合茶

  材料:酸枣仁10g、百合10g、麦冬10g。

  做法:水煎代茶饮,睡前1小时饮用。

  功效:清心除烦,敛汗安神。

  3. 肝郁化火型(失眠多怒、胁胀胸闷、头痛目赤)

  • 菊花决明子茶

  材料:白菊花10g、炒决明子15g、薄荷5g。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饭后饮用。

  功效:疏肝泻火,平肝明目。

  • 玫瑰花佛手汤

  材料:玫瑰花10g、佛手片10g、陈皮5g、瘦肉100g。

  做法:瘦肉焯水后与食材同炖,加盐调味。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4. 痰热扰心型(失眠多梦、头重胸闷、口苦痰多)

  • 茯苓薏米粥

  材料:茯苓20g、薏苡仁30g、粳米100g、陈皮5g。

  做法:茯苓、薏米提前浸泡,与粳米、陈皮煮粥。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化痰。

  • 竹茹芦根茶

  材料:竹茹10g、芦根15g、甘草6g

  做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涤痰,宁心安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