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的天气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忽冷忽热,让人摸不着头脑。加上回南天,确实给南方的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困扰,并且存在诱发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的风险。
在呼吸道疾病中,喘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咽痒,无痰或咳少量白稀痰,气候骤变时发病较多。而肺脏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天气通于肺”故肺脏受时令等因素影响更明显。在病房里我们不少咳嗽病友在进行中医药内调的同时也在寻求有效的中医外治法辅助,使疗效最大化。 下面我们来支一个中医外治止咳小妙招——铜砭刮痧。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经络系统与自然界的时间变化密切相关。人体的气血在一定的时间内流注于十二经脉,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肺五行属金,申时(15:00)、酉时(17:00)五行同样属金,而铜砭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砭的材质黄铜属金,金足生肾水,母强子壮;黄铜还具备抗菌功能,与人体生物电频率相近,产生深度调理。故申时和酉时肺经气血旺盛,肺气充足,借自然之气疏通经络,辅以铜砭化解痰湿,可祛邪外出,减轻病情。 因此在申时(15:00)或酉时(17:00)我们采用纯铜所制刮痧板,刮拭背部膀胱经、前胸任脉、上肢肺经。利用渗透原理,通过血管壁内外的压力差,使已经污糟的血液暂时渗透到管壁外,再由人体内经络系统的推动和自身的溶血功能使之排出体外,调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 图1 铜砭刮痧操作示例 具体操作如下: 1.开始时间及部位 于申时(15:00)或酉时(17:00)使用铜砭刮痧板(黄铜所制),蘸取适量刮痧油,开背部四穴,即大椎、大杼、膏肓、神堂。 ①刮拭部位:督脉(风府至命门,重点刮拭风府至身柱)、奇穴(定喘、夹脊)、膀胱经(第一侧线:天柱至肾俞;第二侧线:附分至志室,重点肺、肝、脾、肾投影部位,刮到两胁)、胸腺(任脉:天突至膻中,前胸由内向外刮拭,重点刮拭膻中、中府、心肺投影区)、肺经(天府至少商,重点刮拭尺泽、孔最、列缺、少商)、大肠经(曲池至商阳,重点刮拭曲池)。 ②刮拭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督脉—夹脊—膀胱经—胸腺—肺经—大肠经—四井。 图2 经络示例 2.手法与时间 顺着骨骼肌肉走向进行,将皮肤刮红、直至出痧为止,不可强行出痧,刮痧力度以患者舒适为宜,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刮拭时间40~50min,每个穴位重点刮30s。 3.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皮肤破损、凝血障碍、孕妇、体虚者不宜刮痧。咳嗽伴高热、咯血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刮痧。 4.操作后护理 刮痧后避风寒,饮温水促进代谢。刮痧间隔3-7天,待痧退后再进行下一次。 温馨提示: 刮痧需辨证操作,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痰中带血或伴胸痛,请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参考文献 [1]张晓琪.邢亚情,佘延芬,等.刮痧治疗感冒后咳嗽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5):32. [2]韩莉,陈玲,刘芳,等.铜砭刮痧循经取穴疗法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20,(38)3:33-36. [3]王丽梅.多经络联合刮痧治疗风热犯表型感冒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