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不少朋友,随着年龄增大,时不时有头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月经量减少的症状,特别是加班、熬夜劳累后会加重,其实这是肝血虚啦。
肝血虚,就是肝藏的血不够了,肝血不够就会出现如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眼睛干涩、肢体麻木等症状,这时候重点就是要补足肝血。
肝血虚的原因
肝血虚证多由脾胃虚弱,或肾精亏少,血源不足,或久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临床症状以眩晕,视力减退,肢体麻木,爪甲不荣,失眠多梦,面唇淡白和月经量少等为主要表现。
这三个穴位,经常揉一揉,补肝血
太冲六
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太冲为肝经的输穴和原穴,是肝脏原气留止之处,可对肝脏和肝经的虚、慢性疾患皆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可改善肝血虚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青盲、月经不调等诸症。
血海穴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脾主统血,本穴的脉气为气血归聚之海,是治疗血症的要穴,也是女性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化湿,调经统血的功效。
所以按揉血海穴,不仅养血活血,还可健脾统血,起到增强后天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进而带动补养肝血的作用。
肾俞穴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本穴为肾的背俞穴,是肾脏之气转输腰部之处,主治肾的病症,具有补肾益气,通阳利水的功效。
按揉肾俞,在益肾填精的同时,还可起到补肝血的作用,与上述二穴相配,共调肝、脾和肾,通补先后天,肝血虚诸症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