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冬春季节交替,乍暖还寒,一方面有着风、寒、湿邪等各种致病外邪,另一方面阳气升发,亦是养生的好时机。
今天,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林定坤教授团队为大家带来分享——如何在春季更好地调养身体,保护筋骨健康。
1 晚睡早起,注意保暖 《黄帝内经》有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意思即为春季顺自然生发生长之气,做到晚睡早起,起居有节。睡眠充足,能调养气血,有效增强体质。 调整作息 晚睡早起要适度,并非越晚越好 虽说春季要晚睡早起,但现代社会比古时候的工作强度和夜生活都要丰富很多,所谓“晚睡”,并非熬夜,而是相对冬季而言的晚一些入睡。一般来说,冬季9点入睡为宜。 所以,入睡时间推迟到晚上10点左右,早上6点左右起床,是比较合适的春季作息(西部地区可相对延后1小时)。 对于平日睡得较早的老年人来说,晚上就可以适当再多看会书、和家人多聊会天再上床睡觉; 而对于平日熬夜的人来说,则要在睡觉1小时前尽量减少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放上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营造早睡的氛围,并且设定好第二天的闹钟,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早起。 同时,还要做好睡觉和早起时的保暖工作,避免风、寒等外邪入侵。 夜间睡眠 穿有领睡衣,备一件外套 尽量着有领衣物,在减少被褥厚度的同时,注意增加衣物自身保暖程度,避免起夜时受风。在床边准备好一件外套,起夜时可以披上。 晨起外出 洋葱式穿衣法,注意防风 (图源中国天气) 春季主风,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最好采取“洋葱穿衣法”,内层可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应付气温变化。这种穿法,可根据场合与温度,一层层加上去或脱下来。 需注意的是,大风天外层尽量穿风衣或厚外套,能更有效地防风,中层若能为高领毛衣,则效果更佳。出门还可随身携带丝巾或围巾一条,以备不时之需。 2 运动宜舒缓,谨记防风防湿 春天万物生长,也是运动护脊的好时节。 适度的运动,既能升阳,符合“春夏养阳”的中医养生观念,还能促进经络畅通,有利于维护脊椎健康。 同时,运动后产生的多巴胺,能舒缓身心、调节情志。 推荐运动 一 八段功、太极等以舒缓、拉伸为主的运动 八段功、太极等以舒缓、拉伸为主的运动,对于筋骨退化、肌肉力量较差的中老年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风大、有雨的天气,可在室内练习;风和日丽的天气,则可以沐浴着阳光练习,运动量以身体微热、微出汗为佳。 需注意的是,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太极中的半蹲位动作易损伤关节,初学时,应先练站桩。 八段功,大家则可以根据我们以往推送中的动作要领,逐一学习。 二 户外平地散步
天气晴朗时,适当户外散步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保证机体协调性、稳定性。
但要注意避免过于陡峭的上下坡路段和大落差的台阶,防止因肌肉力量不足,令关节承受冲击力过大导致损伤。
应尽量选择平坦宽阔、视野清晰的路面散步。
注意事项 防风防湿 有晨运或晚间散步习惯的人群,要注意早晚防风,建议调整运动时间,避开大风时段。 尤其是既往有颈椎问题的人群,可戴上颈巾,尽量沐浴着阳光而走。 运动后,要注意及时擦汗和穿衣保暖,避免“汗出当风”,令寒湿之气乘虚而入,引起筋骨问题复发。 3 饮食调养,养肝强筋 慢性筋骨病的病机,是筋骨退化劳伤、气血亏损、兼邪积聚三种因素。其中,筋伤、筋弱是最早和最重要的因素。 而春天是一年当中养肝、养血、强筋的好时节。 “春应肝而养生”,肝藏血、主筋。 养筋,需养肝。肝血充足,气机条达,则筋有所养。 通过食物内服,可以达到壮气血,强化肝功能,强筋的作用。 推荐药膳 四物乌鸡强筋汤 原料 乌鸡半只、人参10g、当归10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6g、大枣(去核)2个。 做法 1、乌鸡,切块,放入凉水煮开汆2分钟,去除血水; 2、将汆好的乌鸡和人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大枣及生姜3片,一起放入瓦煲中; 3、重新加入1.5L矿泉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食盐。 功效 内调气血,有助筋骨损伤恢复。适合中年尤其妇女更年期前后、老年人群气血衰弱,筋骨酸痛、年轻人熬夜过多,或女性月经较多,唇色淡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