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阳气渐旺,万物萌生,做好“三喝”“三捂”“三动”很重要

发布日期:2025-03-12 10:52:27 来源:中国中医 浏览次数:- 字号:

  进入惊蛰节气后,自然界阳气渐旺,天气转暖,万物萌生,不仅冬眠动物开始苏醒活动,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生长繁殖。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惊蛰养生的注意事项,以自我保健,提高抗病能力,维护脏腑正常功能,增进身体健康。

  此时养生,宜顺应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下面这些养生要点,建议发给全家人看。

  图片

  惊蛰养生,坚持“三喝”

  白菊花泡茶:润燥去火

  花茶中以菊花为好,而在菊花中以白菊花为佳。

  惊蛰节气,出现牙龈肿痛、便秘干燥,不妨喝点花茶,有很好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作用。

  葱白萝卜饮:预防感冒

  惊蛰时期是流行性感冒高发时期,将葱白切成段后和萝卜片一起用大火煮开,鼻塞、嗓子不舒服时喝一些,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百合杏仁粥:止咳安神

  如果经堂干咳,晚上咳嗽更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喝点百合杏仁粥,能够祛痰、止咳、平喘。

  惊蛰养生,坚持“三捂”

  捂头颈:避免头痛

  外出时可戴帽子或系一条围巾,不宜过早穿低领或者V字领上衣。

  捂腰腹:保护腰腿

  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捂小腿:护住阳气

  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讲“寒从脚起”,所以“春捂”穿衣宜下厚上薄。

  当然,春捂也是有时间性的,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衣服,结束春捂。

  图片

  惊蛰养生,坚持“三动”

  晨练:升发阳气

  春季阳气始动,惊蛰前后应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尤其是晨起运动,可以鼓舞人体阳气升发,促进气血通畅,对于促进睡眠和情志调节也有帮助。

  闭目转晴:养血柔肝

  目为肝之窍,闭目转睛可以保养肝肾之精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杂念,静养心神。

  心烦意乱、工作忙碌时也可将此作为一种调节情志的方法。

  梳头:开窍宁神

  春天梳头,有助于疏泄肝气,还可以缓解春困。最佳的梳头时间是晨起后,睡前其次。

  惊蛰养生,艾灸袪湿气

  惊蛰时节,气候乍暖乍寒,早晚温差较大。如果人体阳气不足,肝气郁遏,加之外感风寒湿之邪,容易引发或加重多种疾病。

  可以适当艾灸下列穴位:

   大椎(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图片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图片

  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图片

   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图片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图片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个体体质不同,艾灸并非人人适宜,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