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张锡纯妇科对药配伍经验——经行吐衄(倒经病)对药

发布日期:2025-02-17 16:39:13 来源:中医出版 浏览次数:- 字号:

  张锡纯作为近代中西医汇通流派的一代宗师,在对药的配伍运用方面,颇多新意,屡有创见;而在妇科疾病对药的运用方面则新意迭出,疗效尤佳。

  

  经行吐衄(倒经病)对药

  01

  人参,麦冬

  人参大补中气,补脾益肺,为补肺之主药;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为润肺之要品;人参补肺有助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二者伍用,一补一润,一温一凉,补气生津之功更著,且清心除烦,又有补气宣阳利水之用。

  主治:妇女倒经,气弱不能宣通,小便不利。

  张锡纯二药伍用治疗倒经,取其清心除烦,以防经水上逆之势。

  02

  人参,山药

  人参、山药并用,一补助气分,一峻补真阴。山药汁浆液多,擅滋脏腑之阴,即以溉周身之液,张氏认为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气味甘温,又能固下焦气化也;而兼有收摄之功。人参以总提气化,而斡旋之也。人参回阳,山药滋阴,又能温固下焦,滋补真阴。山药可协同人参以回肾气之下趋,使之上行也。且二者同用,一气一阴,一补一固,除补气生津外,又具补肾敛冲之功。

  主治:妇女倒经、吐衄证。

  张锡纯以二者配伍取其滋阴固下、补肾敛冲之功,以敛冲中上冲之血。

  03

  麦冬,半夏

  麦冬,味甘,性凉,益胃生津,养阴润肺,定喘宁嗽,即引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道以归膀胱,升降濡润之中兼具开通之力;半夏,味辛,性温,力能下达,降胃安冲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纳气定喘。二药相伍,一寒一温,一润一燥,一肺一胃,化痰平喘,降胃安冲之功益彰。

  主治:妇女倒经。

  04

  山药,半夏

  山药在上大能补肺生津,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半夏,味辛,性温,有毒,降胃安冲。二药参合,补降结合,一敛一降,降逆安冲之功益彰。

  主治:妇女倒经。

  药物制法上,张锡纯强调:上二味,先将半夏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不使分毫有矾味。用做饭小锅(勿用药甑)煎取清汤约两杯半,去渣调入山药细末,再煎两三沸,其粥即成(薯蓣半夏粥),和白砂糖食之。若上焦有热者,以柿霜代砂糖,凉者用粥送服干姜细末半钱许。

  张锡纯对于倒经的病因病机更有阐发:妇女倒经之证,陈修园《女科要旨》借用《金匮》麦门冬汤,可谓特识。然其方原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今用以治倒经,必略为加减,而后乃与病证吻合也。

  或问:《金匮》麦门冬汤所主之病,与妇人倒经之病迥别,何以能借用之而有效验?答曰:冲为血海,居少腹之两旁。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少阴肾虚,其气化不能闭藏以收摄冲气,则冲气易于上干。阳明胃虚,其气化不能下行以镇安冲气,则冲气亦易于上干。冲中之气既上干,冲中之血自随之上逆,此倒经所由来也。麦门冬汤,于大补中气以生津液中,用半夏一味,以降胃安冲,且以山药代粳米,以补肾敛冲,于是冲中之气安其故宅,冲中之血自不上逆,而循其故道矣。特是经脉所以上行者,固多因冲气之上干,实亦下行之路,有所壅塞。观其每至下行之期,而后上行可知也。故又加芍药、丹参、桃仁以开其下行之路,使至期下行,毫无滞碍。是以其方非为治倒经而设,而略为加减,即以治倒经甚效,愈以叹经方之涵盖无穷也。

  又喻嘉言赞麦门冬汤中用半夏曰:“于大建中气,大生津液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以利咽下气,此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