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顺时养生,才能护卫正气

发布日期:2025-02-10 10:47:27 来源:一道中医馆微信 浏览次数:- 字号:

  养生要懂得顺其自然,中医里更是提到“天人合一”,二者都是在提醒我们,无论何时,养生要顺应大自然的时节,懂得四季变化,起居有常,饮食应季,与自然共存,顺四季调养,才能祛百病, 强身体。 

  

  起居“顺”四时

  很多人到了国外,由于时区的问题,往往彻夜难眠,需要倒时差。大部分人在夏季经常起得早, 冬季起得晚,这也说明我们的人体是“顺时”而动的, 因此在起居养生方面便要与四季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持一致,我们的起居时间、活动就要根据四季的不同特点做出调整。 

  春季万物升发,容易“春困”,这时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也就是说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因为春季的气血是向外走的,晚上早点睡有助于避藏阴气,恢复气血。“广步于庭”是说, 春季要经常到野外散散步,感受自然界中万物生发的气息,舒缓肝气,与自然融为一体。 

  夏季白天时间长,晚上时间较短,要注意“晚卧早起,无厌于日”。也就是说,夏天可以睡得时间晚一点,早上起床要早, 跟着太阳走,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在炎炎夏日,人们易怒易上火,这会加剧耗散体表的气血,导致气血空虚。因此,夏季除了晚睡早起,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秋季,起居方面要注意“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的睡眠规律要与鸡同步。鸡有夜盲症,它一到天黑就回窝,古人称这个时间段为酉时,相当于现在的17点到19点。古人认为,人在秋季应当在酉时就回家休息。因为此时,天地的气机开始收敛, 早点休息有助于人体收敛气血,藏精纳气。秋季万物凋零,空气干燥,室外逐渐降温,所以外出运动时要增添衣物,注意保暖。 

  冬季,在起居上要注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起居上要注意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在冬天,万物都处于一种闭藏的状态,平时积极地运动必不可少,但在冬季要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进行锻炼。锻炼还不宜剧烈,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冬天寒冷刺骨,毛孔张开容易感受寒邪。冬季太阳落山后,要尽量减少外出,顺应“冬藏” 的特点。 

  饮食“顺”四时

  春季重养肝

  春天容易肝火旺,所以要少吃酸,多吃甜,否则会使肝火更旺。甜味的食物有大枣、山药、小米、 糯米、高梁、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 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此外,春天还要多吃一些当季的绿叶蔬菜,如白菜、生菜、菠菜、 油麦菜、苋菜、韭菜等,以补益肝胆。

  夏季重补心

  夏季气候湿热,要吃些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的凉性食物,包括苦瓜、 冬瓜、南瓜、西瓜、西红柿、丝瓜、黄瓜、草莓、樱桃、 鱼、蛋、山药、马齿苋、莲子等。因为夏天脾胃较虚, 最好选择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帮助调理脾胃,把脾胃调理好了,秋季才能更好地进补。此外,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可以吃些杀菌的食物帮助预防,如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 

  秋季重补肺

  秋天要多吃些补肺润燥的食物,如花生、西米、 银耳、蜂蜜、香蕉、枇杷、柿子、苹果、桃子、梨、 百合、牛奶、豆腐、苦瓜、萝卜、黄花菜、马齿苋、 莲藕、山药、芋头、牛肉等。 

  冬季重补肾

  冬季是进补的主要季节,人经过炎夏后,身体消耗很大,秋天进补就是为了弥补过虚的身体,到了冬天就是储存营养的季节。冬天进补可以吃羊肉、 鸧肉,牛肉、虾类、莲藕、大白菜、油菜、山芋、 大枣,萝卜,海带、芝麻、黑米、黑木耳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