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往往使人触景生情,悲愁之感油然而生。尤其是老年人,面对此情此景常常忆及往事,产生垂暮、忧愁之情。
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云:“秋时凄风惨雨,草木黄落。高年之人……思念往昔亲朋,动多伤感……此时人子最宜承奉,晨昏体悉,举止看详。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秋愁”为何产生?
古人造字很有用意,“愁”字上下分解开就是“秋”和“心”,宋朝吴文英《唐多令·惜别》词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中医认为,秋季在五行属金,内应于肺,在志为悲。
“秋愁”常与秋季的肃杀之气相关,伴随着自然界阳气衰落、阴气渐长,人的情绪也随之容易低落。
因此,秋季养生要十分注意精神的保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即秋天要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现代研究表明,秋天天气转凉,日照时间减少,大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相对增多,这种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导致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活性相对降低,使人精神不振,易生“秋愁”。
如何缓解“秋愁”?
培养爱好
面对秋季的悲凉氛围,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悲伤和忧虑。
比如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改善心理状态。还可培养兴趣爱好,多参与一些使自己愉快的娱乐活动,如读书、画画、听音乐、唱歌、跳舞、弹琴、下棋、养花等,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
《寿亲养老新书》指出:“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好嗜之事,见既喜之,有好书画者,有好琴棋者……”可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帮助保持愉悦的心情。
此外,要多与朋友、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释放负面情绪,避免情绪压抑。亲朋好友可以通过鼓励、安慰、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减少负面情绪。
调整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做到早睡早起,遵循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有助于身体与季节变化同步,稳定情绪。
晚上尽量在十点半前入睡,保持睡眠环境安静和舒适,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可以通过泡脚、喝温牛奶等方式帮助入睡。
中午适当午休,可以帮助缓解“秋乏”,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人体紧张度,使身心得到放松。
建议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以保证精力充沛,心情自然随之改善。
饮食调理
可以选用具有滋阴润肺、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大枣等。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油炸煎烤类食物,以防“助燥为虐”,加重秋燥和“秋愁”。
可选择以下食疗方:
01
百合汤
【原料及制作】百合30克,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适合阴虚火旺导致的心烦失眠、咽干咳嗽等症。
02
玫瑰花茶
【原料及制作】玫瑰花10克,沸水泡5~10分钟,代茶饮。可调入冰糖或蜂蜜改善口味。
【功效】理气解郁,活血调经。适用于肝郁气滞者,表现为两胁胀痛、急躁易怒、月经不调等。
03
莲子桂圆百合汤
【原料及制作】莲子50克,桂圆肉30克,百合20克。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食材软烂、汤色浓郁即成。
【功效】健脾养心,安神助眠。适用于脾胃虚弱、心神失养导致的心烦失眠、心悸、头晕、耳鸣等症。
04
甘麦大枣汤
【原料及制作】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枚。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解郁除烦,和中缓急。适用于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所致心神不宁、精神恍惚、心烦失眠者。
05
合欢花(皮)粥
【原料与制作】合欢花10克(或合欢皮3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合欢花(皮)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15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与大米同煮为粥,待粥将熟时下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解郁安神。适用于情志不畅、悲伤忧郁、虚烦不眠等症。
适当运动
秋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多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缓解“秋愁”。
我国历来有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登高远眺,饱览胜景,可使人心旷神怡,调节秋季低落的情绪。
户外运动如慢跑、骑行等,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释放压力,促进多巴胺分泌,愉悦身心。
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养生功法,能调和气血、平和情绪、放松身心。
在运动时,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过度疲劳或伤害。
穴位按摩
可按摩一些具有解郁安神作用的穴位,如内关、神门、太冲等,以缓解悲伤忧郁情绪。
01
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方约三横指处,两筋之间的凹陷中。
内关穴是心包经穴位,常用于治疗心脏、胸腹及情志等方面的疾病。有安神、镇静的效果,对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非常有帮助。
拇指按压内关穴,保持按压1~2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02
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上方,尺骨头与桡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具有安神定志、宁心除烦的作用。按摩此穴有助于缓解心神不宁、焦虑、失眠等症状。
用拇指指腹按压神门穴,力度适中,保持1~2分钟,每天可以重复按摩几次,感受到轻微的酸胀感为宜。
03
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宽胸理气、舒缓情志的作用。按摩膻中穴可以有效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用掌心或食指指腹轻轻按压膻中穴,力度适中,保持按压2~3分钟,感受到胸中微微发热为宜。也可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能很好地纾解心中郁结。
04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具有较强的疏肝理气的作用,又被称为“消气穴”。爱生闷气的人可以按摩太冲穴以理气解郁。
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保持2~3分钟,力度以感觉到轻微的酸胀为宜。每天睡前按摩,有助于平复一天的紧张情绪。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秋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如果情绪持续低落,影响到日常生活,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