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迎来今年的霜降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此节气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但“霜降始霜”主要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广东地处东南沿海,珠三角附近城市见霜一般要到元旦以后。虽然霜花未降,但寒意已来。根据既往气象数据显示,广东霜降前后白天气温最高可达28℃,而清晨及夜晚气温在18℃左右,气温变化幅度之大常常令人难以适应,稍有疏忽,容易感寒生病或旧病复发。
霜降期间,天地之间阳气敛降,寒气逼迫阳气渐向地中敛藏。此时养生,人需与天地同步,借金气肃降之大势,使阳气内收、精气敛藏,同时注重滋养阴气,待来年温木生发。
霜降节气养生 霜降起居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霜降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也是保养阳气之季,人们的起居时间应顺应时令早睡早起。早睡可使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保证睡眠充足,还可以缓解秋乏。大家要继续坚持睡“子午觉”,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为宜。
霜降已处深秋末期,秋气伤肝,此时需要格外注意滋养肝血。当肝血不足时,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还容易出现脾气急躁、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等不适。可以说,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而“熬夜”最伤阴血,大家需尽量避免。
霜降着装 重视保暖
霜降时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气温骤降,寒邪容易凝滞关节,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所以霜降后要格外重视保暖,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
年轻人也要减少露脚踝,以防足部或膝关节受凉。脚踝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所以脚踝比较怕冷,容易因保暖不当导致疾病出现。
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对于身体阳虚、气虚之人,可用艾叶、花椒、干姜等温热之品水煮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温经通络、祛寒保暖的功效。在泡脚的时候用搓热的双手摩搓后腰,还有护腰的作用。
霜降饮食 省辛增酸、滋阴润燥
孙思邈所著《药王千金方》写道:“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秋应肺金,金气旺则克伐肝木,故不宜再多吃辛味食品以助肺金,而应增加石榴、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的摄入,以酸入肝养肝。霜降时节气候干燥,此时不可再过食辛辣,应以滋阴润燥为重,可适当多吃百合、蜂蜜、芝麻、银耳、梨、苹果等。
此外,白薯、山芋、山药、莲藕、荸荠等根茎类食物也都适合在这个时节吃。
在饮食养生方面,霜降还可开始适当进补。中医学认为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文补,即“四季五补”。谚语也有云“补冬不如补霜降”,意味秋补比冬补更重要。因秋补是“打底补”,地基打牢固了,冬补才能顺势而为。
霜降为秋末之时,因脾寄旺于四季之末,因此,霜降与长夏同属土,土合脾胃,在此节气期间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宜淡补调胃。应选用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食物,以汤类、粥类为宜,既营养滋补,又利于吸收。古代民间有“迎霜兔肉”的食俗,是指霜降后的兔子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宜进补。
脾胃为后天之本,易受寒邪侵袭,温热熟食最适宜霜降节气,应少吃寒凉性质的食物,如海鲜、各种冷饮等,以免寒邪伤及脾胃,引发疾病。
霜降尤其推荐吃三样 吃柿子 民间有俗语:霜降吃个杮,冬天不裂唇。 霜降这几天,正赶上柿子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而且经过较大的昼夜温差,被霜打过的柿子会更加的香甜。 柿子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对感冒的预防也是很有帮助的。 霜降时节正是秋燥的时候,所以食用柿子成为食疗养生的首选,因此霜降吃柿子也成了多地习俗。 吃萝卜 正所谓“秋后萝卜赛人参”,所以萝卜也叫“土人参”。 萝卜富含纤维素,其中的芥子油和精纤维也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此时,多吃点萝卜,喝点萝卜汤,有助于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体虚的人还可以常吃,既可健胃消食,又能强身健体。 吃鸭肉 在闽南,霜降这一天要吃鸭进补,谚语云:“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人们认为霜降这天进补的话,能事半功倍。 鸭肉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而且鸭肉性寒凉,是秋季润燥的肉类首选。在福建泉州,人们还会选择吃姜母鸭,温而不燥补气血。 霜降运动 避免过汗
重阳节之后,秋高气爽,很多人都喜欢外出运动,认为这样有利于晚上入眠。
虽然适量运动确实有助于睡眠,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不宜大汗。
中医认为秋季主收敛,出汗太多容易伤阳,一旦阳气耗损,就会导致体内湿邪过重,引发疾病,影响睡眠。
在这个时节锻炼的时候,不宜选择运动量很大、出汗较多的锻炼项目,而应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项目,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漫步、登山等,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身的效果,又不至于损耗阳气。
霜降情志 防止抑郁
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是霜降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秋风肃杀,叶落草枯、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情绪。秋季养生,重点在将人们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统与秋的收敛之气相应。
此时,修养心志是抵御秋郁的最佳方法。可以培养一些陶冶情操的小乐趣,比如以书为友,长期坚持学习,可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若自身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应及时就医,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霜降健体强身功
时下气候早凉夜寒,正是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高发的时期,故名“多事之秋”。
中医养生除讲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张适当练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下推荐几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功法。
1、搓脸摩耳
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双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轻到重,直到脸上发热为止;然后摩耳,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长期坚持可起到强壮元气、益肺补肾的功效,从而达到疏通脸部气血,醒脑提神,预防感冒等作用。
2、叩齿咽津
盘膝而坐,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凝神闭目,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刚开始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宜。叩齿后,调息吐纳,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唾液产生并渐渐增多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然后分三次徐徐咽下。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的效果。
霜降穴位保健
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改变,在秋季,燥邪与风邪易侵犯人体,诱发感冒、鼻炎等疾病。
防感冒:按摩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可预防感冒。
防鼻炎: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预防鼻炎发作。
提高免疫力:常按足三里穴可提高免疫力,健脾胃,扶正固本。
滋阴生津:燥邪易伤阴津,可常按三阴交穴,以滋阴生津、润燥清热。
霜降食疗方 01 白果萝卜粥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02 木耳芝麻饮 【功效】凉血,止血,乌须,补肾。 【做法】将黑木耳用湿水泡发2小时,去蒂,撕瓣。黑芝麻炒香。将黑木耳、黑芝麻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中火煎熬1小时,滗出汁液;再加水煎熬,将两次煎液合并,放入白糖拌匀即成。 03 参梨粥 【功效】补脾养胃,润肺生津。 【做法】党参15克,粳米120克,梨一个,红糖适量。党参用温水泡2小时,再与材料同入锅煮粥。 04 糯米银耳白果粥 【材料】糯米150克、银耳50克、白果20克、枸杞、精盐少许。 【做法】将银耳洗净,用冷水浸泡去根,撕成小朵,白果用热水烫过后切成两半。文火熬煮成粥后,再放入银耳和白果,煮开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益肺止咳。适合秋季保健及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少痰类人群食用。 05 百合玉竹老鸽汤 【材料】老鸽1只,玉竹3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桂圆肉10克,生姜2片。 【制法】玉竹、百合、枸杞洗净备用,老鸽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块,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适合肺肾阴虚,兼有心神不宁、夜寐欠安之人。 06 腐竹杏仁生鱼汤 【材料】生鱼500克,腐竹50克,南杏仁30克,马蹄50克,生姜3片。 【制法】腐竹泡软切段,马蹄削皮后洗净切成两半,生鱼去鳞、腮、肠脏,洗净备用。把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润燥化痰,敛肺止咳。适合咳嗽日久、肺阴耗伤之人。 07 桂花酸梅汤 【食材】乌梅3-5个,山楂15克,熟地黄15克,陈皮半瓣,桂花、冰糖适量。 【做法】乌梅、山楂、熟地黄、陈皮洗净,用纱布装好。锅内加水煮沸,放入装有药材的纱袋,小火煮40分钟。加入冰糖煮至融化,去掉纱袋,撒上桂花即可。 【功效】此茶饮能降虚火,对咽喉异物感、久咳少痰、食欲欠佳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适合大众进补时及秋冬保健食用。 【小贴士】消化道溃疡者不宜。 08 桑叶枇杷叶茶 【做法】将适量桑叶、枇杷叶装入茶袋,用500ml开水冲调,闷约十分钟后,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秋季出现干咳、轻度便秘症状的人群。 09 玉米须茶 【方法】每天用玉米须泡茶饮用,一天2到3次,每次用鲜品25~30克。 【功效】辅助降压。玉米须不仅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