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虚寒、寒湿体质人群,三伏之前,抓住姜枣茶饮用的最佳时机

发布日期:2024-06-22 17:33:49 来源:潘毅讲堂 浏览次数:- 字号:

导  读    

  “冬吃萝卜,夏吃姜。”是一句流行于民间的养生谚语。生姜食疗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代《论语·乡党》就有“不撤姜食”之说, 记载了孔子每餐必须有生姜的饮食养生习惯。

  正值夏至,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夏季要吃姜,以及是否每个人都适合夏季吃姜。

图片

  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教姜辛散为主,得大枣乃不至于过散,大枣甘守功多,得生姜乃不至于过守。更因生姜温燥,与脾喜燥之性相合;大枣柔润,与胃喜润之性相投,姜枣配则能调脾胃以和里。

图片

  姜栆茶,逐渐被科普成“网红级”的养生茶饮之后,市面上也开始销售搭配好的成品。但姜枣茶成品往往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把不易保存的生姜变成了易保存的“干姜”。这样的姜枣配,性质有所改变,功效也就不尽相同了。

我们来看看生姜和干姜的区别。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其性偏散,多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其性偏守,多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比较两姜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就可以推导出市售的姜枣茶,如果用的是干姜,一般人喝了后可能较容易上火。

首先,生姜变成了干姜之后,性质从微温变成了热性,自然较易上火;其次,生姜走而不守,温中散寒的同时,也能走窜解表,更适合于湿邪盛行的夏季。

  干姜守而不走,配上同样是守的大枣,服用后较像把一个小火炉置于中焦。如果是中焦虚寒明显的人,喝了这种姜枣茶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不适。

  但是在南方,不少人是上热下寒的体质,饮用干姜红枣茶估计就较容易上火,反而达不到养生的效果。再者,夏季温度高,人体汗出多,长期饮用热性大的干姜调理身体也会耗竭体内阴液。

图片

  学会了怎么选姜,选择适当的时机服用也有所讲究。

  一天之中,推荐早上吃姜为妙,此时人体的阳气分布在体表,内里多寒,生姜可温中,同时可以助升阳气。而晚上是阳气入阴的时候,则不建议多吃姜类食疗。晚上吃姜易使里阳过盛,可能导致胃部不适、烧心等情况,阳不入阴也易影响睡眠。

  对此,民间就有俗语说“晚上吃姜,毒过砒霜”之语,说真的,这话该是故作惊人语,本意在于提醒大家尽量避开这个吃姜的不当时间。晚上吃姜,只是弊大于利,远未至于“毒过砒霜”。

  接下来,我再结合节气说一下,2种经典生姜食疗的食用时机。

  立夏至三伏之前:

  姜枣茶饮用最佳时机

  姜枣茶讲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入伏的头一天,这样效果是最好的,能养阳排浊。但到三伏天来临时,就不建议再这样喝了。

  “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体出汗多,如果此时再饮姜枣茶,生姜发散解表,就会出汗更多,“气随津泄”反而于养生不利。

  2024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时间: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中伏时间: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时间: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此外,喝姜枣茶,还有利肠胃健康。

  很多人喝过一段时间的姜枣茶之后,会发现肠胃好了不少。这是因为,生姜有抗菌、消炎、解毒的作用,可以很好地保护肠胃。

  夏天烹饪海鲜的时候,厨师都会记得要搁几片姜,以中和海鲜的寒凉之性,解鱼虾之毒。

  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姜酚、姜烯、姜黄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抗氧化、消炎抑菌等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绿脓杆菌等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没注意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者吃过冷饮和冰镇食物,导致腹泻、拉肚子。这时候,就可以煮点姜枣茶调理。

  《集验方》上讲,“姜茶乃治痢简验方,把生姜切细,煮茶喝,一二盏便愈。”姜枣茶不但可以止泻,还能暖中散寒,消除不适,让脾胃更舒服。

  介绍一种姜枣茶简易制作配方

   姜枣茶 

图片

  原料:

  大枣3~6颗、生姜3~5片。

  做法:

  1、加适量水,煮成淡红色即可。

  体寒怕冷,可加几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枣茶,祛寒湿的效果更好。

  也可以往姜枣茶里面加一些蜂蜜,有很好的润肺作用,但是要等到姜枣茶温的时候再加蜂蜜。

  2、注意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来的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

  3、选材上要用大枣,因为只有大枣才有暖身驱寒的作用。

  方解:

  生姜性味辛温,温胃散寒;大枣性味甘温,补中益气安心脾。生姜芳香而通,得大枣相合,不至于过散而耗气;大枣黏腻甘守,得生姜辛散,乃不至过守而碍脾。二药相互配合,得辛甘化阳之功,却又刚柔相济。

   三种体质不适宜喝 

  值得注意的是,姜枣茶虽然具有一定的调理身体的功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喝,以下这三种体质的人不宜饮用姜枣茶:

  1、阴虚体质的人

  阴虚体质者由于体内阴津不足,导致全身的脏腑经络失去滋养,表现为一系列干燥虚热的症状,如总觉得鼻咽干燥、咽喉疼痛等。这类人如果再喝姜枣茶,就如同火上浇油一般,可导致症状更加严重。所以,此类人不宜喝姜枣茶。

  2、湿热体质的人

  姜枣茶中的大枣滋腻会加重湿热,生姜辛热又加重内热。虽然很多湿热体质的人,同时伴有中焦虚寒,但调理起来必须以清湿热为主,所以湿热状态的人也不适合喝姜枣茶。

  3、糖尿病患者

  因为姜枣茶中的糖分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影响血糖的稳定性,而且糖尿病患者有不少也是阴虚体质,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议喝姜枣茶。

   饮用建议 

  对于适合饮用的人来说,喝姜枣茶也应该注意饮用方法。有以下三点建议:

  1、注意饮用时间

  从季节上来说,姜枣茶更适合夏天喝而不是冬天喝。因为冬季阳气回收,闭藏在体内,喝姜枣茶反而容易上火。日常饮用最合适的时间在未时(下午3点)以前,尽量不要晚上喝,因为晚上阳气要收敛沉潜,而生姜有辛散生发之力,晚上喝姜枣茶可能会造成烦躁、失眠等症状。

  2、饮量要适度

  一天一个人的饮用量,一般掌握在生姜五片、大枣三颗左右即可。

  3、如果长时间饮用,可以加一两颗乌梅

  乌梅味酸,主收敛下气,能敛热养阴,可避免长时间喝姜枣茶引起的燥热上火。

  三伏天至立秋前:

  换成醋泡姜

  入伏之后,推荐大家可以换一种姜的吃法,就是醋泡姜。中伏时已立秋,秋性敛降,食醋的味道酸涩,有收敛之效,可顺应秋性,又可中和生姜的发散之性,且能温和地温阳、健脾、散寒湿。醋的酸性收敛,还能补充津液,所以醋泡姜能生津补阳,不用担心吃后上火的问题。

  制法:用鲜嫩姜2斤,加陈醋半瓶,可适当放入冰糖调味,置于密封罐腌制,避光防潮通风腌制1周后即可食用。

  生姜食疗虽好,

  却非人人适合

  生姜食疗特别适合寒凉体质的人。但像唇红、口干、五心烦热这类阴虚内热,或者大便不爽、大便臭等脾胃有湿热表现的都不适用。肝病、糖尿病、急性炎症患者也不宜食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