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警惕痛风年轻化,中医降尿酸、防治痛风,试试这些方法

发布日期:2024-04-20 09:58:13 来源:答摩、正安中医、风湿闰月说、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南方+等 浏览次数:- 字号: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也是“全民关注痛风日”。提到痛风,大家都不陌生:一是得病的人越来越多,痛风已经成为我国第2大代谢类疾病(仅次于糖尿病);二是痛风发作时,是钻心的痛,此生难忘的痛,发作起来简直要人命的痛。

  01

  痛风逐渐年轻化,应该引起重视

  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不少患者是体检发现尿酸增高,并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认为“反正不痛,没发痛风,不需要重视”,其实这种观点十分危险。

  此外,很多人对痛风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只追求止痛,还不知道比疼痛更严重的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关节破坏、肾脏损伤,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等。

图片

  02

  痛风的中西医认识

  痛风中医病名首见于 《格致余论·痛风论》,曰:“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

  痛风相关症状的记载还见于中医学“痹证”“脚气”“白虎历节风”等相关论述。部分中医专家认为,痛风是“痹症”的一种表现,痛风的发生主要与“湿热”、“痰浊”、“气滞”等因素有关。

  ● 湿热: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或者饮食过于油腻,容易导致体内湿热积聚,湿热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引发痛风;

  ● 痰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肺不能通调水道正常排痰时,痰浊就会在体内积聚,阻碍气血运行,诱发痛风;

  ● 气滞: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都会导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形成痛风。

  从现代医学上来讲,痛风指的是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刺激关节形成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严重时痛不欲生。痛风性关节炎首发以及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关节,随着病情加重,自下至上足关节、膝关节也会受累。

  03

  痛风的其它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中医理论中提到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也可能影响痛风的发生和发展:

  ●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痛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患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 年龄和性别: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痛风,而中老年人患病的几率也较高。这可能与男性激素、生理机能的变化以及肾功能的衰退有关;

  ● 生活习惯:长期熬夜、饮酒、高糖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 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以及肥胖症、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图片

  04

  尿酸与痛风息息相关

  痛风本质上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它主要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于中医而言,即与肝脾肾功能相关。

  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浊降。尿酸是血液中的“浊物”之一,需要脾胃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残渣的排泄。

  肝主疏泄: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均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肾阳为一身之阳:推动和调节其他脏腑气化。如果肾精不足,肾阳虚衰,易引起膀胱气化不利,尿酸排泄不及时。

  因此,中医认为调理痛风、高尿酸血症需要肝脾肾同调,在代谢和排泄方面及时处理好,避免淤积体内,引起痛风发作。

  05

  诱发痛风的因素

  很多人认为痛风就是吃出来的。其实不然,许多人依靠饮食解决不了痛风问题,有的人都营养不良了血尿酸还高,甚至越饥饿,尿酸更高。

  其实,饮食只是引起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痛风的直接原因是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未必都发生痛风。痛风往往在一些条件下诱发,比如:生活中一些起居饮食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服用,往往容易诱发痛风。

  1、尿酸突然升高

  如暴饮暴食,尤其是食入动物内脏、带壳类海鲜、火锅等高嘌呤食物,同时大量饮酒。

  2、尿酸突然降低

  最常见就是初次大量使用降尿酸药,这个时候血尿酸迅速下降,尿酸盐结晶快速溶解,可能会产生一些“微晶体”,从而诱发痛风。

  3、关节外伤  尿酸容易在受伤的关节沉积。

  4、剧烈运动后肌溶解

  5、关节着凉

  关节着凉,尿酸在低温下更容易形成结晶,诱发痛风。所以有痛风的人一定要注意了,尽量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冷风吹,尤其是夜间。特别是饮酒后受凉更是万万不可。大家一定要警惕啊。

图片

  06

  西医如何治疗痛风?

  痛风的治疗要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但其中降酸治疗是重中之重。

  目前来说,急性发作期多以关节肿痛为最突出症状,这个时期的治疗以迅速止痛、缓解症状为主。

  1.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可以说是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特效药。一般来说,服用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建议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服药。多数患者在24~48小时内起效。

  这个药虽然效果好,但是毒副作用较大,可引起严重腹泻等。因此服药很讲究,一般是初始口服剂量为1mg,如果不缓解,可以每1-2小时口服0.5mg,24小时内总量不要超过6mg。缓解后每天调整为0.5mg,每天2-3次,维持数天后停药。大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噢。

  2.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比如扶他林、布洛芬这一类等,这些对胃肠道的刺激比较大,还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建议服用时要加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同时避免长期久服。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并不作为痛风止痛的首选,多数用于秋水仙碱或者非甾体抗炎药不能完全奏效或者存在药物使用禁忌时。

  缓解期则以降酸治疗为主。一般在痛风发作缓解2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

  目前的降尿酸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两大类: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一)抑制尿酸生成的

  1.别嘌醇

  要注意肾功能不全的要慎用别嘌醇。由于HLA‑B*5801基因阳性是应用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议大家如果条件允许治疗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阳性的禁用别嘌醇。

  2.非布司他

  它是痛风性肾病的首选药物。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新发心血管疾病者,则需谨慎使用并随访监测。

  (二)促进尿酸排泄的

  1.苯溴马隆

  有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的尽量不用。值得注意的是,用药期间需要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同时加用碱性药物比如小苏打。

  以上药物均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且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评估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尿酸药物。

图片

  07

  中医食疗应对痛风

  玉米须白茅根茶

  材料:玉米须30g,鲜白茅根30g,金银花9g,栀子3g。

  做法:加入适量水,先泡30分钟,煎煮,分多次代茶饮用。

  适用症:适用于痛风湿热证。

  砂仁橘皮茶

  材料:砂仁6g,橘皮3g,生姜6g,菊苣6g。

  做法:加入适量水,先泡30分钟,煎煮,分多次代茶饮用。

  适用症:适用于痛风湿浊证。

  橘皮莱菔子茶

  材料:橘皮6g,莱菔子6g,山楂12g,菊苣10g。

  做法:加入适量水,先泡 30 分钟,煎煮,分多次代茶饮用。

  适用症:适用于痛风痰瘀证。

  注意:孕妇慎用

  冬瓜薏苡仁豆腐汤

  材料:豆腐50g,冬瓜100g,香菜10g,薏苡仁9g。

  做法:冬瓜洗净切块,豆腐切块,薏苡仁浸泡1小时,香菜切碎,备用;将薏苡仁煮20分钟,放入冬瓜、豆腐煮 10分钟,加盐适量,撒上香菜即可。

  适用症:适用于痛风湿热证。

  山药核桃仁粥

  材料:鲜山药50g,核桃仁6g,芡实6g,大米40g,大枣2g。

  做法:将芡实冲洗、浸泡1小时,大枣去核,山药切成细条,与核桃仁一起放入锅同大米一起熬煮。

  适用症:适用于痛风脾肾两虚证。

  五指毛桃金钱草茶

  材料及用法:五指毛桃20克、金钱草15克,加适量水放入瓦锅,煎煮30分钟,去渣后即可当茶饮。

  功效:行气利湿、舒筋活络。

  适用:痛风缓解期,可增加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水平,防治痛风石的形成。

  寄生萆薢饮

  材料:桑寄生30克、粉萆薢30克、百合30克。
  用法:上述药材加入适量水放入瓦锅,煎煮30分钟,去渣后即可当茶饮。
  适用:肝肾亏虚型痛风患者,表现为局部关节变形,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弦细或沉细无力。
  08

  中医穴位按摩,强肾排尿酸

  1. 太溪穴 

图片

  太溪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2. 气海穴 

图片

  气海穴被称为人体的元气之海,经常按摩或艾灸气海穴,可以温阳益气。

  按摩此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当感到此穴处有酸胀感或有气在此穴中上下行走的感觉时,再继续揉按10分钟即可,可每日按摩此穴一次。

  3. 涌泉穴 

图片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

  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4. 命门穴 

图片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可以改善肾气不足、精力衰退的情况,有固本培元的功效。

  5. 关元穴 

图片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按摩时,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即可。

  除了按摩,这些穴位均可艾灸。

  09

  痛风饮食宜忌

  痛风尽量少吃/不可以吃的:

  1.痛风急性期禁食海鲜、内脏。这些都是典型高嘌呤食物。
  2.禁饮酒,包括不限于各种酒。啤酒、白酒、白兰地、威士忌、葡萄酒、果酒均不宜。酒精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
  3.禁碳酸饮料、果汁。果糖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
  4.痛风急性期不喝海鲜汤,火锅汤。它们的嘌呤含量高。
  5.腊肉、腌制品不吃。
  6.鸡精、味精、油、盐少用。

  7.对某些食物过敏,或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的任何食物不吃。

  痛风可以适量吃的:

  1.低嘌呤饮食为主。
  2.蔬菜水果、鸡蛋牛奶可以吃。
  3.鱼肉、豆制品可适量吃。豆腐油炸卤制的零食不吃。

  4.优先白开水,不喝果汁不饮酒。

  10

  如何预防痛风复发

  了解了痛风的发病原因后,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痛风的复发:

  ●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低脂肪的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排出体内的尿酸。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酒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改善血液循环。

  ● 控制体重:过重和肥胖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和减少尿酸的排泄,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痛风的重要措施。

  ● 定期检查:对于有痛风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

  ● 中医治疗调理:中医主张调整整体体质,通过中药、针灸、导引、拔罐等方法来调理身体。

  11

  结语

  痛风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控制相当重要。通过一些生活方式调整和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防止痛风的复发。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也需要个体化。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