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百病多由痰作祟”,春季试试3招,清理体内痰湿

发布日期:2024-03-16 17:34:10 来源:潘毅讲堂 浏览次数:- 字号:

  导  读

  气候或环境潮湿下,确实易得湿病。近日春雨绵绵,这样潮湿、雨雾缠绕的天气,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顺时祛湿。

  “湿性类水”,体内是否会生湿,与水液代谢有关。自身脏腑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不单止会生湿,也易有“水、痰、饮”这另外三种病理产物。

图片

  正如清·顾靖远 《顾氏医镜》所言:“若由脾湿不能运化,积滞生痰,或因酒醪(láo)厚味生痰,浓厚胶固,甚至流于经络及皮里膜外,或结为大块,或不思饮食,或彻夜不眠,或身重腹胀,不得行走,或卒然眩仆,不知人事,或发为癫痫,或叫呼异常,或昔肥今瘦,或泄泻不止,及成瘫痪,种种怪症,皆痰之所为。故昔人云: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良有以夫。”

  现代人饮食丰富、多静少动、日晒不足的生活方法,营养易过剩就难以代谢,加上水湿长期停滞,就易内生“痰浊”。

  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常会听说“百病多由痰作祟”,比如体检常见的血三脂过高、脂肪肝、脂肪瘤,现代女性高发的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囊肿等,多半与“痰”有关;老年人的慢性病之中,其中一个主要病机就是“痰瘀互结”。

  今天,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教授就和大家分享慢性健康杀手——“痰”的养生话题。

  “因果”皆为“痰”,

  故百病与之相关

  “痰”作为病理产物,既可是“因”,也可是“果”。

  什么意思?比如,水液代谢异常或起居饮食的原因而生“痰”,它是多种因缘和合,产生的“结果”。“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又可影响到各个脏腑致病,此处的“痰”又可作为下一阶段疾病的原因。

  “痰”,既是机体脏腑或通道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能阻碍脏腑与通道功能的正常运作。

  因果循环,致病广泛,所以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多生怪病”之说。

图片

  “痰”,如何分类?

  关于“痰”,普通人的理解就是或咳吐而出,或咽喉停滞的病理产物。

  实际上,“痰”有有形与无形之分。

  其中无形之痰,多以“怪病”的形式呈现,比如一些不易说清原因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识昏胡,癫狂等,虽看不见痰,但用化痰药治之却有效的病,中医就以“痰”来作概括,这类“痰”专业性太强,这里不予赘述。

  更具养生指导意义的,我们重点来讨论有形之痰,即有实质形态之痰。

  有形之痰的3个特征:看得见、听得到、成形的软包块。

  看得见

  就如大家日常观念中,可以咳吐或呕吐而出的“痰”。

  “痰”与湿邪相似,喜欢伙同其余的外邪作乱。可见之痰分别可兼见寒象、热象、湿象、燥象、风象。

    

  ●寒痰,痰白清稀;

  热痰,痰黄粘稠,成块状;

  湿痰,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

  燥痰,痰少而粘,很难咯出;

  ●风痰,痰清稀带泡沫。

  听得到

  比如,咳痰声、喉间的痰鸣声、入睡后打呼噜等。

  图片

  成形的软包块

  现代人身上,多多少少带点这种“痰”。

  比如,痰湿体质的孩子,多半在耳垂后,与颈部的交接处,可以摸到突出的痰核类物体,俗称“痰火核”

  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到的乳腺增生、某些囊肿、脂肪瘤,甲状腺结节、一些良性肿瘤等。它们多能摸得到软性结块或包块状物,边界清晰,可有一定的活动度,且用化痰散结药,往往可以取效,所以中医也将它们归属“痰”地范畴。

  元代医家朱丹溪曾讲过“肥人多痰湿”,痰湿积于肌肤腠理之下,化为膏脂。因此,现代人血三脂过高、超重、肥胖也属“痰多”为患。

  现代医学也认为,肥胖与多种慢病有关,会增加心脑血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患病风险,与中医“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观点不谋而合。

  说“痰”是现代人健康的慢性杀手,确实不为过。

  温暖脾肾,

  有利春季排清痰湿

  “苔滑者水多,腻者湿显。”体内有痰湿,除这种舌象外,还有特征如下,大便不成形、偏肥胖、食量大、易疲倦、不爱喝水。

  那么,如何借春季阳气生发“发陈”之势,顺时把体内痰湿趁机清理出去呢?

  重点是“阳气”!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阳之法是痰病治疗的基本指引。

  “脾为生痰之源”,“肾主水”,脾得阳温,则可顺利运化水液;肾得阳温,水液蒸腾输布,不易内停。截断了“水湿内停”之源,“痰”也就难以产生了。

    

  一片陈皮,温脾阳化痰

  春季肝木旺盛,脾土受克,“肝郁脾虚”在春季有为多见。陈皮的性温,味辛、苦,归肺、脾、胃经。味辛助肝气疏泄,升发阳气;自带橘皮的芳香,可醒脾化湿。因此,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

  图片

  日常保健用陈皮3克泡水、泡普洱茶,或者煲粥来吃,也能起到春季化寒痰、排痰湿的功效。

  当然,食忌也很重要。生冷寒凉、海鲜、甜食不建议吃,避免生痰湿。

  此外,想要保护脾阳,要注意神阙穴保暖,必须注意防护。神阙穴就是肚脐,当人体还是胎儿之时,依靠脐带连接肚脐,来吸收母体提供的营养。此处位于中焦脾土,肌肤又最薄。不要感受外寒。若素脾胃虚寒,可用热敷或艾灸之法,可直接温补脾阳,帮助脾土运化水湿。

    

  2个外用法,补肾阳化痰

  脾虽为运化水液之枢纽,还要借助肾阳气化作用,方可让水液顺利代谢,才能蒸腾输布。有没有一些简单好用,补肾阳方法呢?艾灸、热敷、泡脚,都是不错的选择。

  艾灸和热敷穴位,把热力透入肌肤,可温通气血,艾灸、热敷肾俞、八髎,有益于温补肾阳。若女性有宫寒可以配上关元或神阙。

  泡脚也是借助热力加持,刺激足部穴位,疏通气血。足部有2个补肾的要穴,一个是涌泉穴,一个是太溪穴。如果要用泡脚来温补肾阳,水位要高于脚踝处,如果加入温补肾阳的药材就更好了。

    

  1个“治痰要穴”多按按

  还有一个穴位,对改善痰湿颇有好处,被称为“治痰要穴——它就是丰隆穴。

  图片

  丰隆穴系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揉按丰隆穴,可祛湿除痰、消除胃胀、减肥。日常保健可配合每天掐按1分钟左右。

  现在春寒未退,上述调理痰湿的方法,主要针对阳虚怕冷的“痰湿”问题。若舌苔黄、小便短赤、大便粘稠的情况,不建议用上述方法来调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