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立春后潮湿多雨,别忘祛寒湿

发布日期:2024-02-05 15:01:36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浏览次数:- 字号:
  刚送走寒潮,又迎来了回南天,浑身湿答答。立春一到,阳气开始微微升腾,但阴寒又未尽,暖湿气流逐渐发力,雨水也随即增多,天气乍暖还寒,潮湿多雨,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寒感冒,因此一定要注意养阳祛湿。

图片

  01

  立春时节,阳气萌发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立春要做的是理顺身体,把积累了一冬的邪气赶走,保护阳气、助生阳气、升发阳气,为接下来一整年的消耗做好储备。

  防风防寒保阳气

  立春时节阳热渐生,而阴寒未尽,自然界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时期,所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气候仍以风寒为主。此时,广东地区还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一定要做好防风防寒的工作,不宜过早减少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要谨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伴,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晒晒太阳助阳气

  一年之中,春天是养阳的大好时机,所谓“春夏养阳”,春夏处于阳长阴消的阶段,秋冬是阴长阳消时期,顺应自然规律,春夏就应养阳。晒太阳可以壮人阳气,那晒哪里好呢?不妨着重晒背部和头部。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晒背部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晒的时候还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有温肾助阳的作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所以建议大家晒太阳驱寒时不妨重点晒晒头顶。“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立春到了,不妨趁着阳光灿烂时去阳台晒晒太阳。

  早点起床升阳气

  立春时节,正是阳气生发之时,这就要求人们早点起床,动动身子,加强运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白天坐得久了,也要及时起来活动,使气血流畅。正如《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又如俗话所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02

  谨防寒湿袭人

  图片

  立春一到,大自然的寒气与暖气互相碰撞,就像寒冰遇热就化成了水湿,加上地理原因,岭南地区湿上加湿。寒邪和湿邪都属于阴邪,容易伤人阳气,寒湿交加对阳气的杀伤力就更大了。我们都知道,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最容易滋生腐烂和虫霉细菌,其实人体亦相似。身体阳气被寒湿所伤,整个身体代谢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同时,也会出现抵抗力的下降,更易被外界病菌病毒所伤。

  寒湿的自我判断方法:

  √ 舌头: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 小便: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一样。

  √ 大便:寒湿易导致腹泻,肚子总觉得不舒服,一吃油腻食品就想上厕所,尤其在夏天表现得更加明显,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所有的慢性腹泻都是脾胃虚寒造成的。

  √ 体味:寒湿体质的人汗出肤冷,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 带下:白带色白清晰如水而无臭味。

  √ 感觉: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瘀滞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的人会时常觉得局部有冷痛感、肿胀感或麻木感。

  推荐药膳——生姜香菜鲫鱼汤

  【材料】:生姜20克,香菜100克,鲫鱼1条,葱适量。(2~3人份)

  【做法】:鲫鱼杀好,洗净,沥水;姜切片,葱切丝,备用;香菜洗净,切成1厘米长大小,备用;锅内适量油,鲫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加少许料酒去腥,加1L冷水及生姜片,小火炖鱼至鱼汤奶白色;放入香菜再炖5分钟,加葱丝、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寒湿困重者,常见恶寒怕冷、头身困重、脘腹冷痛、痞闷不舒、食欲不振、大便溏烂、舌淡苔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