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有句很出名的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还有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话出自《黄帝内经》。
意思是,当一个人正气充足,外邪便无法入侵,自然也不容易生病。而人之所以容易被外邪侵扰,缘于人体正气不足,典型的表现如容易感冒、怕风、过敏、容易出虚汗等。中医里讲的正气,许多人习惯将它理解为免疫力、抗病力。
在中医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小而精的经典方,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并在人体表筑起一道屏风,抵御外邪,它就是——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始于南宋,出自《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因其贵重如玉,故名玉;因其功用有如御风之屏障,故名屏风。
玉屏风散解
究其真面目,不过简简单单三味药——黄芪、白术与防风,我们一个个来看。
味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肺气虚弱,咳喘气短;表虚自汗;内热消渴;血虚萎黄,气血两虚;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气血亏虚,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多糖能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使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并能抗疲劳、耐低温、抗流感病毒。此外,黄芪有抗衰老、抗辐射、抗炎、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肿瘤和保肝等作用。
味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少倦怠,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带下;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术多糖、白术挥发油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白术有保肝、利胆、降血糖、抗菌、抗肿瘤、镇静、镇咳、祛痰等作用。
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
组成药物虽少,却组方精妙。
君: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
臣: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协同黄芪,益气固表实卫。
两药相合,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风邪不得侵袭。
佐: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甘温不燥,药性缓和,走表而祛风散邪。与黄芪、白术相配则补中寓散,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
全方诸药配伍,以益气固表的黄芪、白术为主,酌配少量解表祛风的防风,补中兼疏,寓散于收,相反相成,共奏益气固表止汗、扶正祛邪之功。表虚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止汗泄;体虚易感风邪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御外邪。
现代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能够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具有促进和保护作用,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呈现双向调整性效应,有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还发现本方能够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组织器官病理损害的修复,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并有抗病毒和抗感染作用。
玉屏风散适用于哪些病症?
1、受风、受寒后容易发病或复发或加重的疾病。
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
2、以自汗、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玉屏风散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也可用于平素体虚,以及血液病、肿瘤放化疗后体虚、手术后体虚等。
3、免疫力低引起的疾病
如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
4、自身免疫性疾病
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糖尿病、单纯性肾病综合症等。
5、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腹泻、产后气虚身痛等。
玉屏风散配伍温和、安全,无明显不良副作用。一般情况下可少量长期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人不适合服用:
1、 阴虚盗汗者
2、 湿热内盛者
3、 高热者
4、 正处于感冒期间者
服用期间,最好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