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大家非常熟悉,喝茶的时候、煮粥的时候、煲汤的时加点陈皮,味美非常。而陈皮也是药食同源的佳品,药用效果一绝,四季养生都不可以少了它~
陈皮,又名“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和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每年的10-12月采摘成熟的果实,剥取果皮,晾干或低温干燥后,密封储藏三年以上制成。
陈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曰:“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其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陈皮,其性味辛、苦,温,入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证及痰湿壅滞证。陈皮入药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曾载:“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陈皮有川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此外,“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以陈久者为佳,储藏的年份越久,药效越好,药的价值就越高,味道也就越好。
陈 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广陈皮 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外表面橙黄色至棕褐色,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条状或丝状。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陈皮助攻四季养生
陈皮药食两用,入药可调百方,入食可调百味。根据其不同的药用价值、不同的食材搭配,一年四季均可同用。
1、春季养肝:陈皮枸杞大枣茶
食材:陈皮15克,枸杞子10克,大枣5个,水、蜂蜜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陈皮、枸杞子、大枣放入养生壶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加盖泡着,待水温稍凉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蜂蜜搅匀即可饮用。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健脾。
适合人群:经常熬夜,面色暗黄的人群。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外邪实热者不宜饮用。
2、夏季除湿:陈皮红豆沙
食材:陈皮10克,赤小豆200克,莲子1把,水、冰糖适量。
做法:赤小豆提前清洗干净加水浸泡一晚。陈皮、莲子洗净备用。赤小豆捞出放锅中加水烧开后倒掉(去除涩味)。再将赤小豆、陈皮、莲子一起倒入砂锅,加足量水,大火煮20-30分钟转小火炖煮到赤小豆、莲子煮了融化搅拌均匀即可。关火。煮中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适合人群: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食少呕吐症状人群。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不宜服;阴虚内热的人群不建议服用。
3、秋季养肺:陈皮炖雪梨
原料:陈皮10克,雪梨1个,水、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洗净、削皮、切块备用。在养生壶中放入洗净的陈皮、梨块和适量冰糖,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20分钟后关火,稍凉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润肺,燥湿化痰。
适合人群:咳嗽、咽喉干燥、口渴的人群。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胃酸过多和胃寒病者不可饮用。
4、冬季补肾:陈皮桑椹枸杞子茶
原料:陈皮15克,桑椹15克,枸杞子15克,水、冰糖适量。
做法:将陈皮、桑椹、枸杞子去杂质、洗净后,放入养生壶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沸转小火慢煮25分钟,关火后,待水温稍凉后即可饮用。根据个人口味,可加适量冰糖。
功效:滋阴补肾、理气健脾。
适合人群: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脘腹胀满者。
温馨提示:感冒、腹泻的人不宜饮用。不宜与浓茶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