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冬季排寒湿,试试这些方法

发布日期:2023-12-26 11:36:46 来源:悦读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黄穗平说脾胃、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等微信 浏览次数:- 字号:

  古人说:冷冬数九。当下已经进入了全年气温最低,人体阳气最弱,体内阴气最盛的三九天。这段时间是虚寒性疾病的高发期,却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

  岭南冬季湿冷,此时若人体因先后天失养、房劳失度、久病体虚等致肾虚正不御邪,寒湿之邪便易同气相求深侵入肾累及肝,出现脉络痹阻、血行不运、筋骨失养,渐致骨松筋挛,肢节变形不得屈伸之候。所以,冬季排寒湿也很重要。

  如何理解寒湿?

  《温病条辨》曰:“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

  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

  外感寒湿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图片

  如何判断自己有寒湿?

  寒邪和湿邪都属于阴邪,容易伤人阳气。

  寒湿伤及阳气者,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加上温通之力不足,就更容易导致血管经络阻塞不通,轻者周身疼痛不适,重者可引起脑血管阻塞、心血管阻塞等等。

  寒湿的自我判断方法:

  ✔ 舌头: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 小便: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一样。

  ✔ 大便:寒湿易导致腹泻,肚子总觉得不舒服,一吃油腻食品就想上厕所,尤其在夏天表现得更加明显,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

  ✔ 体味:寒湿体质的人汗出肤冷,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 带下:白带色白清晰如水而无臭味。

  ✔ 感觉: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的人会时常觉得局部有冷痛感、肿胀感或麻木感。

5味中药祛寒湿

  1、艾叶

图片

  艾叶苦,微温,入三阴经,通十二经,能够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止血定痛。

  艾性纯阳,故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生用则性温,炒熟则大热,用以火灸则透诸经而治百病。

  2、砂仁

图片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

  脾喜燥而恶湿,喜香而恶秽。寒湿困阻于脾,脾胃升降失常,就会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砂仁气味辛香,能醒脾化湿,湿邪既去,枢纽之机得复,呕吐得止。如《本草蒙筌》:砂仁“止恶心”。《本草纲目》:砂仁“补肺醒脾,治噎嗝呕吐”。

  湿邪为病,最易困阻脾胃,砂仁性温,可温暖脾胃,散寒逐湿,寒湿袪则泄泻止。对于虚寒体质明显的人来说,将砂仁与偏温的陈皮共煮,还能起到很好的温脾胃、祛寒湿的功效。

  3、干姜

图片

  干姜辛热,阳中之阳,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散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干姜生辛炮苦,生用则逐寒邪而发表,炮用则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则耗散元气,须以生甘草缓之。

  干姜临床应用甚广,如大家较为熟悉的千古温阳祛寒名方“四逆汤”,除用了附子、炙甘草外,还用到了干姜。

  4、大茴香

图片

  大茴香为八角的俗称。八角辛,温,入心、脾、膀胱、肾经,能够温肾散寒。

  大茴香能暖丹田而祛膀胱间冷气,治疝阴肿痛。亦能调中止呕下食,疗湿脚气。得盐引入肾经,而祛寒湿之邪,故治阴疝。

  5、花椒

图片

  花椒性温,味辛,归脾、胃经,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

  《金匮要略》记载的大建中汤:花椒6克,干姜10克,人参6克。上三药水煎取汁,加入饴糖30克,冲化调匀服。治中阳虚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症见心胸中大寒痛,得暖则缓,痛时腹部有头足上下攻动,拒按,呕恶不能食,脉弦或沉迟。

  《金匮要略》记载的大建中汤:花椒6克,干姜10克,人参6克。上三药水煎取汁,加入饴糖30克,冲化调匀服。治中阳虚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症见心胸中大寒痛,得暖则缓,痛时腹部有头足上下攻动,拒按,呕恶不能食,脉弦或沉迟。

5道食疗排寒湿

  01

  艾草茯苓龙眼煲瘦肉

  材料:鲜艾叶100g,茯苓15g,龙眼肉15g,生姜10g,瘦肉100g,食盐适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焯水备用,生姜切片,茯苓,龙眼肉洗净;把瘦肉、生姜、茯苓、龙眼肉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滚后改用中小火煲约45分钟;鲜艾叶洗净沥干水后放入煮锅内,再烧煮5-1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02

  砂仁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砂仁5克,姜片3片(2人份)。

  做法:1、鲫鱼去掉内脏洗净,下锅煎至两面金黄;2、砂仁打碎;3、瓦煲加适量清水,放入姜片煮沸后放入鲫鱼,小火煲半小时后加入砂仁稍煮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脾止泻,散寒化湿。

  适合人群:寒湿困脾者,常见腹胀不适,恶心欲呕,食欲不佳,大便溏烂,舌淡红,苔白腻。3岁以上可辨证使用。

  03

  猪肚花椒四神汤

  材料:猪肚半个、花椒10粒、葱姜盐适量,茯苓、芡实、莲子与山药各15克。

  做法:将猪肚和花椒一同入冷水锅中焯烫,煮沸后倒出再次清洗干净。猪肚切成条和汤料一起放入炖锅内,加少许葱姜,适量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煮1-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散寒,健脾祛湿。

  注意:孕妇、糖尿病患者需慎食。

  04

  羊肉泽泻汤

  材料:羊肉祛除膻味,草果、泽泻各10克。

  做法:炖汤食用。其中羊肉和草果属于辛温之品,有助于驱除脾胃寒气,而泽泻具有利水渗湿作用,将三者合用驱寒祛湿效果较好。

  05

  甜酒冲蛋

  材料:酒酿(甜酒、糯米酒)适量,鸡蛋1枚,冰糖适量,生姜15克(约1拇指大小),枸杞约10克。

  做法:生姜洗净,去皮拍碎,备用;枸杞,浸水稍泡发。鸡蛋磕入碗中备用。生姜、枸杞子放入小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倒入酒酿混悬液后,再次煮沸,放冰糖,用勺子搅拌溶解均匀。边搅拌边冲入碗中,即可。

  功效:甜酒冲蛋是湖湘地区的特色美食,《随息居饮食谱》载,“甘温,补气养血,助运化”,甜酒冲蛋是补益、鼓舞气血,祛散在表风寒邪气的绝佳食材。其搭配养生枸杞、润燥冰糖、营养鸡蛋,一碗甜品,让人气血通达,无惧风寒湿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