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发布日期:2023-12-24 11:20:20 来源:云南中医、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等微信 浏览次数:- 字号:
  三九养一冬,来年无病痛。以冬至节气(12月22号)为起点,在此后的27天,是我国传统的“三九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疾病最爱在此时扎堆。

  所谓数九寒天,低温除了带来体感不适,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时期,这段日子,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养生保健。

  2023-2024年数九天节气时间表 

  一九时间:2023.12.22至2023.12.30

  二九时间:2023.12.31至2024.1.8

  三九时间:2024.1.9至2024.1.17

  四九时间:2024.1.18至2024.1.26

  五九时间:2024.1.27至2024.2.4

  六九时间:2024.2.5至2024.2.13

  七九时间:2024.2.14至2024.2.22

  八九时间:2024.2.23至2024.3.2

  九九时间:2024.3.3至2024.3.11

  图片

  数九寒天,七大器官最易生病

  最冷时节,身体面临重重考验,如果不注意调养,有些器官会很容易生病。

  1、血管遇冷易变脆
  冬天是心脑血管的“魔鬼季节”,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

  建议:时常测量血压,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吃些山楂、黑木耳、金橘、大蒜、洋葱等能疏通、软化血管的食物。

  2、心脏最怕温差大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一进一出很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建议:外出要护好头部和手脚,尽量佩戴手套、帽子和围巾;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洗澡时先放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3、雾气最伤肺
  冬季清晨雾气浓厚,寒冷、干燥的空气经过肺才能进入人体,此时不加以防护,很容易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还可能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建议:冬季晨练不要太早,最好等9点左右、雾气散去后再锻炼;雾霾天外出要戴上口罩;积极补充水分也有助养肺。

图片

  4、胃代谢会变慢
  冬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胃本身就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负担。

  建议:多吃牛、羊肉等温性食物,有助增强御寒力。怕冷的人,可适当放些葱、蒜、生姜;容易上火的人最好配上白萝卜。

  5、尿道内压力增加

  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低温下,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显著增强,使前列腺腺体收缩,容易造成慢性充血,导致尿道内压力增加。

  6、鼻子“屏风”作用会减弱
  鼻黏膜的黏液分泌在冬季会减少,鼻子的“屏风”作用也会减弱,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几率。

  建议:睡前用温淡盐水清洗鼻腔,或将热水倒入杯中,缓缓深吸入水蒸气,每次约十分钟,早晚各一次,能滋润、清洁鼻黏膜。

  7、耳朵御寒力变差
  耳朵、鼻子、手、脚都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到了寒冬格外怕冷。如果耳朵暴露在外,甚至会有“冻得头疼”的感觉。

  建议:外出时最好带上耳罩,进入室内时可以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敷贴,以免加重症状。

  数九寒天,身体怕你做这些事

  洗澡水太热

  用太热的水洗澡会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导致心脏缺血缺氧。

  若有寒气进入室内,血管又会收缩,冷热变化会刺激血压和心率。建议水温控制在24~29℃。

  醒后猛起身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而心血管在清晨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很容易引发意外。

  用围巾捂口鼻

  围巾一般不常清洗,会大量吸附灰尘和细菌,且其纤维容易脱落,用围巾捂口鼻,很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

  此外,围巾不建议太长,以免骑车时发生绞缠引起窒息。

图片

  一大早锻炼

  冬季清晨寒冷,心脑血管会因此受到明显刺激,且早上污染物堆积严重,并不适宜锻炼。

  最好在下午三四点进行,以慢跑、快走为宜,运动前至少热身20分钟。

  开电热毯睡觉

  不少人晚上睡觉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用热水袋取暖,时间长了容易引起低温烫伤,特别是糖友,很可能烫伤了而不自知。

  电热毯最好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

  不注意开窗

  冬季门窗紧闭,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被称为“暖气综合征”。

  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不及时补水

  越冷越要多喝水。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会减少。

  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偏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数九寒天,养生有这些关键词

  中医认为,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滋补功效。

  食宜温

  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多能入肾,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

  睡宜早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的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图片

  动宜慢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以免扰动阳气。

  头宜暖

  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可多加件衣服,选择保暖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心宜平

  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三九贴、三九灸正当时

  三九天是一年最冷之时,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根据中医“寒则热之”和“内病外治”的理论,可将辛温之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还可行艾灸配合,以起到温阳益气、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冬季三九之三九贴、三九灸与夏季三伏之三伏贴、三伏灸相配合,不仅能巩固夏日治疗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阴阳并调的作用。

  冬季三九贴主要适合以下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慢性腹泻等;骨科疾病,如颈肩腰腿痛等;风湿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妇科疾病,如痛经、产后体虚等。

  此外,现在白领群体和一些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亚健康表现比较突出,常有浑身无力、头晕眼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上火便秘、没有食欲等症状。此类人群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和流行病,都可以通过三九贴、三九灸进行调理。除了可以增强体质,三九贴配合三九灸还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退行性病或骨质增生等造成的疼痛,并减少发作频率。

图片

  数九寒天,进补有膏方

  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膏方是冬季进补的最佳选择之一。膏方是一种将方中的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煮,滤汁去渣,加热浓缩,再加入某些辅料,如红糖、冰糖、蜂蜜等收膏而制成的一种比较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此类剂型容易贮藏、保存,而且便于长期服用。

  膏方适用对象广泛,一般有三类人群: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二是慢性疾病已经稳定,为增强体质、巩固疗效的人;三是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极度虚弱的人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膏方应一人一方,不能乱服用。一般来说,服用膏方由“一九”到“九九”为止,首次服用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早晚各一次,取15~20g,开水冲溶后空腹吃,服用2~3个月才有效果。另外,在感冒发热、急性腹泻时应暂停服用。进补膏方可以每年冬天连续服用,连服三年效果更好。

  尽管膏方服用对象不同,但总的要求以平和为准,少数人服用膏方后会出现不良反应。为防治这些不良反应,首先应在服用开路方时注意尽可能祛除湿浊,调整好胃肠功能。服用几天后出现不思饮食、腹胀,应暂停服用,改服1~2周理气和胃消导药后,再少量服用膏方,慢慢增加用量。如出现齿浮口苦、鼻衄升火,可把清热泻火解毒通腑药煎好后放入膏方中,一起服用以纠偏差。

  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在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儿童要慎重服用膏方,膏方中含有大量补益元药,特别是补肾助阳的药物,若服用不当,可能造成儿童性早熟。总之,养生膏方不能随意服用,更不能盲目跟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