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时期,在学校、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往往不是自己咳嗽就是别人咳嗽。而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称,目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
很多人关心会不会出现叠加感染?怎么才能更好地增强抵抗力,预防各种呼吸道感染?今天,佛山市中医院多位专家给大家带来呼吸道疾病“预防方”。
秋冬时节为什么更容易生病?
佛山市中医院肺病(呼吸)科李家春主任中医师介绍,寒潮一来,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就非常高,包括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很高。
寒冷环境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同时,还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物质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出现肿胀、渗出等病理改变,从而会引起呼吸道感染。此外,寒冷也会导致个人原有基础的呼吸道疾病加重,包括哮喘、慢阻肺等,因此,温度对呼吸系统影响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今年的支原体肺炎会比较严重?
李家春提到,实际上,肺炎支原体在每3-7年内都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而且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为什么今年显得格外明显,原因在于2020-2022年疫情期间,因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居家等措施下,支原体肺炎一直呈现低流行状态,拿疫情时期的感染案例数据对比疫情前的数据确实是有所下降的。疫情开放后,各种感染性疾病相对增加,加上支原体本身易感性强,则形成了感染的高峰。
支原体感染是普遍易感的,除了儿童外,成年人也有感染的可能性,只不过有些人自身免疫力好,只是一个隐性的感染,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如果他的免疫力下降,可能就会出现相应的发热、干咳、少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该科詹伟杰主治中医师则提到了“免疫落差”的概念,认为阳后不少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下降,也导致了易感的发生。
不过,李家春也提醒大家注意,发烧只是外来的病原体入侵体内的一个病理生理的反应,不能以体温的高低代表病情是否严重。具体还需要合并其他一些症状体征来判断,比如看呼吸道症状、精神状态,有否全身乏力、胃口差、气促等症状,综合评估后再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预防措施?
李家春认为,温度的变化也是秋冬季节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建议市民及时进行保暖、多喝热水,避免因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
佛山市中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詹伟杰主治中医师提醒,面对多种病原体交叉出现的当下,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饮食方面,大家可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做到均衡饮食。
同时也要多喝水,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等等。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如跑步、打羽毛球、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詹伟杰也强调,此时更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最后,詹伟杰主治中医师和儿科阮燕君主治中医师给大家推荐了7款预防食疗方。
预防食疗推荐——成人篇
1、桑菊陈皮薄荷茶
对症:秋冬气候比较干燥,人体容易感受外界的风燥之邪,出现口干鼻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眼部干涩等症状。
功效:清肺润燥,预防感冒。
组成:桑叶5克、菊花4朵、陈皮5克、薄荷2克。
做法:热水冲泡后饮用,也可以选择水煮5-10分钟。供1人饮用,每天1次。
2、三参润肺汤
对症:如果出现大便偏干甚至颗粒样,或平时易生虚火,皮肤长痒疹、痤疮,或体虚易感冒,却虚不受补。
功效:通过补气养阴改善症状,增强体质。适合阴虚体质的人群。
组成:太子参、沙参各30克,玄参15克,水鸭半只,陈皮、生姜等。
做法:把材料洗净,水鸭斩件焯水后,生姜起锅爆炒一下。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可供3-5人饮用,每周1-2次。
3、五指毛桃玉竹汤
对症:易出现疲倦乏力、气短、汗多、怕风和易感冒的人群,适合体质偏虚的人群。需注意的是湿热体质人群不宜食用。
功效:五指毛桃素有“南芪”之美誉,能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筋活络,搭配补中益气、润心肺的玉竹,和中补血的红枣,温中的生姜,气血双补防外感。
组成:五指毛桃100克、玉竹30克、红枣6个(去核)、生姜2片。
做法:将排骨斩件,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可供3人饮用,每周1-2次。
4、麦冬雪梨清汤
对症:适合偏于阴虚津亏、久咳不愈人群,也推荐长期抽烟的人士保健食用。
功效: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雪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杏仁润肺止咳,助以无花果清甜可口。
组成:麦冬15克、雪梨1-2个、南杏10克、鲜无花果(或干)2-3个。
做法:材料洗净,雪梨切块,向锅内放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上述材料,慢火煮30分钟,调味即可。此汤既可素食,或加瘦肉同煮。
预防食疗推荐——儿童篇(适合2岁以上儿童辨证使用)
1、五指毛桃淮山瘦肉汤
对症:容易感冒、乏力、汗多,胃口欠佳,大便干稀不调。
功效:益气补脾养阴。
组成:五指毛桃10克、干淮山10克,南杏仁5克、瘦肉适量。
做法:上述食材文火煲1小时即可,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
2、陈皮薏米饮
对症:积食,不想吃饭,还伴有口气重、腹胀、大便臭或粘马桶,舌苔厚腻。
功效:健脾祛湿,消食化痰。
组成:陈皮3克、薏米10克、麦芽10克、南杏仁5克、罗汉果3克。
做法:上述食材文火煲1小时即可,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
3、淮山百合莲子粥
对症:平常睡眠不安,睡觉时汗多,易发脾气,口唇偏红偏干,胃口欠佳。
功效:补脾润肺,清热滋阴。
组成:干淮山、干莲子各10克,新鲜百合适量,粳米100克。
做法:将淮山、莲子、粳米洗净后加水煮成粥,出锅前20分钟加入新鲜百合,煮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