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和姜虽然都是十分常见的平价食材,但在中医学里却具有很高的药食用价值。
冬天为什么要多吃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生者性凉味甘、熟者性平味甘,具有消食除胀,下气宽中,润肺化痰,清热生津利尿等功效。具体来说,萝卜入药的主要功能有三个:
一是消胀,治疗消化不良,食积胀满;
二是润肺止咳;
三是健脾养胃。
冬季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出汗散热的机会相应减少,加上冬季天寒,人们习惯多食羊肉等热性食物,容易让人产生内热,出现消化不良、气机郁滞等情况,适量地吃点性凉的萝卜,不仅可以消散内热,还能下气宽中、消积导滞。
在北方,民间就有用油炸萝卜丝治疗咳嗽的方法。这一做法其实是有依据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萝卜“生者辛甘凉,润肺化痰,祛风涤热。治咽喉诸病,咳嗽失音,二便不通,解酒毒、消豆腐积,杀鱼腥气。熟者甘温,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肥健人,已带浊,泽胎养血,百病皆宜,为蔬中圣品也。”萝卜有果蔬圣品的美誉,对呼吸道、消化道不适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很推崇萝卜,还主张每餐都吃,说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袪邪热气”。
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白萝卜的食用价值非常高,除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粗纤维、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及少量粗蛋白外,还含多种氨基酸,能增进机体的免疫能力。白萝卜中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
挑萝卜三步要牢记
看颜色:新鲜白萝卜,色泽嫩白。
掂分量:新鲜白萝卜掂起来比较重,捏起来表面比较硬实,反之,则表明白萝卜不新鲜。
看根须:如果白萝卜最前面的须是直直的,大多情况下,白萝卜是新鲜的,反之,如果白萝卜根须部杂乱无章,分叉多,那么就有可能是糠心白萝卜。
萝卜食疗方
萝卜排骨汤
【材料】萝卜1根,排骨350g,姜、葱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焯水再洗干净备用;白萝卜削皮,切成小块,备用。将姜、葱、排骨一起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先煲30分钟,再萝卜倒入,放适量的盐,再煲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除胀。
萝卜猪肺汤
【材料】萝卜300g,猪肺300g,杏仁15克。
【做法】猪肺洗净焯水切片备用,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杏仁洗净。将三种食物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熟烂。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萝卜水鸭汤
【材料】枸杞10克、白萝卜200克、水鸭肉300克。
【做法】鸭肉洗净切成小块焯水,萝卜切丝,枸杞洗净浸泡。砂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鸭肉和枸杞先炖40分钟,然后加入萝卜丝再煮15分钟,出锅前调味即可。
【功效】枸杞温补肾气,白萝卜可以清热祛痰,水鸭肉滋阴润燥,三味合用起到温阳润燥的功效,尤其适合对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的冬季调补。
萝卜干贝粥
【材料】白萝卜500克、干贝50克、大米200克。
【做法】先将白萝卜削皮、洗净、切丝,干贝放进微波炉中火加热20秒,取出趁热拆丝,连同洗净的大米一起置于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最后加点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益肺,开胃消食,润肺化痰。
有人说冬天吃萝卜能补气,把白萝卜叫作“小人参”。也有些人说,萝卜不可以和人参等补气药一起吃,因为萝卜“泄气”,会把补进去的“气”泄掉。而冬天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通过服药或食疗进补养生的人便不敢吃萝卜了。
这两种互相矛盾的说法是怎么回事?萝卜到底是“泄”还是“补”?
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教授介绍,其实,同一样食材,自然不可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如果有,那一定和“吃法”有关。
生者下气
在本草古籍中,早就记载了生萝卜和熟萝卜的不同特点,《雷公炮制药性解》“莱菔辛宣肺部,甘走脾家,故两入之。生者下气,多食耗血,以辛多于甘也。熟者补脾,多食滞气,以甘多于辛也。”萝卜虽然味道甘甜,但生萝卜会带着一股很明显的辛辣味,辛味发散,因此会散气泄气。如果把生萝卜和补气药配着一起吃,补益的功效确实会被削弱。因此,如果是进补期间“补过头”,出现胃胀等症状,正好可以吃点生萝卜。
古人会取生萝卜汁入药,有降气泻火的作用。古籍中也有喝生萝卜汁治疗流鼻血的记载。
生萝卜可以腌制后做成餐前小菜,清爽开胃。冬季如果吃多了温热滋腻的肉食,正适合配上甜中带辣的生萝卜,行气助消化。生萝卜还有一定的化痰作用,尤其是萝卜的种子莱菔子,是一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药,能降气止咳化痰。
熟者补脾
萝卜煮熟后辛味已经基本去掉,尤其是用炖煮的方法熬得软烂后,品尝起来只有纯纯的甜味,这时其功效就偏于“补”了。所以有些人喝了萝卜汤后,不仅不觉得“下气”,反而觉得“滞气”。
为避免熟萝卜吃多了导致气滞,可以在煮汤时放几片姜,姜的温散之性能很好地中和萝卜的“滞”。还可以搭配一些有香味的蔬菜,比如芹菜、芫荽等,芳香的气息能够促进脾胃运化,既增添菜肴风味,又能使萝卜补而不滞。
所以说,萝卜是补还是泄,要看怎么吃、怎么用。只要懂药性、懂搭配,普普通通的食材也能产生不一样的养生作用。
一般来说,伴有腹胀、消化不良的疾病,都可以吃萝卜,而且生吃、熟吃都可以;若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大便清稀或者腹泻水样便者,则不宜生吃,可煮熟再吃。因为萝卜煮熟后,其辛凉之性味已经消失,味甘性平,可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
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问,吃中药的时候可以吃萝卜吗?不是说萝卜解药吗?我吃药这段时间都不敢吃萝卜。
实际上,确实有不少人都认为萝卜会解药,吃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能吃萝卜。更夸张的是,网上还有一些“萝卜与人参是十八反、十九畏”的言论。让服用中药的患者闻之生畏,不敢靠近萝卜一步。
国医大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林毅教授介绍,萝卜并没有“解药”的作用,萝卜并非中医理论中“十八反”或“十九畏”的药材之一,因此不存在对其他中药的影响。
大家日常听到“萝卜解药”的说法,其根源是来自于萝卜不宜与人参同食。其原因是,萝卜性味辛、甘、凉,有消食、下气、化痰、利尿等功效,而人参味甘、性微温,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功效。若萝卜与人参同服,一个“下气”一个“补气”,功效恰好相反,其作用可能事倍功半,二者的功效被对方削弱。因此,不建议将萝卜与人参同服。
不过,“抵消”并不意味着“相克”“相害”,中药典籍里并没有明确注明人参不能和萝卜同食,只是说吃人参时不宜喝茶,不宜配搭藜芦。然而,天长日久,以讹传讹,仅仅是不宜与人参同服的萝卜,逐渐变成了中药界的一大“反派”,担任起了“解中药”的负面作用。更有甚者,服中药的患者将萝卜剔除食谱,不再食用。林毅教授提醒,其实服用人参这类补益药物时并非不能吃萝卜,只要间隔2小时以上就可以了。
此外,若正在服用的中药中没有人参之类补益元气的药材,并且患者自身没有脾胃虚寒、气虚湿滞等问题,可以服食白萝卜。不用担心其会“解药”。
民间巧用白萝卜和其他食物配伍,形成的小验方,能治疗和缓解秋冬季节的一些常见病症,大家不妨一试。
白萝卜+冰糖:止咳嗽
将白萝卜500克,捣碎取汁,加入冰糖少许,炖后放置温热服用,每日两次,每次60毫升,可以用于治疗咳嗽。
白萝卜+青果:润喉咙
白萝卜500克,青果(即橄榄)10个,煎熬后当茶饮,可治疗咽喉疼痛。
白萝卜 + 梨:润肺、清热、化痰
梨有润肺凉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萝卜一起榨汁喝,不仅能掩盖白萝卜的辛辣味,还可以让食疗功效加倍。秋冬季,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凉的果汁,还可以将二者一起煮水喝。
白萝卜 + 葱姜:防治风寒感冒
秋冬季,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感染风寒后,人会怕冷、怕风、出汗少、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此时应吃些让人发热的食物。
把葱段、姜片和白萝卜片一起煮汤,有散寒、止咳的功效,这道汤还可预防感冒。
白萝卜 + 海带:化痰消肿、预防甲状腺肿大
海带和紫菜含碘丰富。白萝卜和海带一起煮汤有化痰消肿的功效,对预防甲状腺肿大有一定功效。
白萝卜 + 羊肉:滋养肝脏,不上火
秋冬季吃羊肉可驱散寒冷、温暖心胃,还能补气益血、滋养肝脏、改善血液循环。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凉作用的白萝卜一起炖着吃,不仅化痰、泻火,而且还能解油腻,让营养互补。
白萝卜 + 鲫鱼:温中下气、健脾利湿
白萝卜和鲫鱼煮汤有温中下气、健脾利湿的功效。这道汤还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萝卜浸在奶白色的鱼汤里,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