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是人体自带的“健康开关”,日常进行合理的穴位按摩,有助于健康长寿。下面给大家介绍秋冬季里不可不知的九个“长寿穴”。
肺脏为阳中之阴,与秋季阴阳属性相同,其五行属金,与秋相通,秋季养生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养肺。
位置: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功效:此穴既可以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又与足太阴脾经交会,因此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
方法:每天按揉中府穴,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
位置: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方法:点按或进行天灸疗法、三伏敷贴疗法、三九灸疗法等。
位置:大椎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大椎穴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全身阳气。
方法:对于体虚多病、肺气虚衰的老年人来说,可以常用艾灸大椎穴的方式振奋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秋季若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引起脾胃受损。此时可按揉3穴位。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功效: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是保健要穴,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
方法:可通过点按、热熨、艾灸、敷贴等各种方法来激发足三里穴的经气。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功效:阴陵泉穴为脾经之合穴,可用于治疗各种水肿、黄疸、心胸痞满、小便不利之症。
方法:刺激阴陵泉穴可用指揉法,每次约5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
位置: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功效: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等作用。
方法:用指尖稍用力按压背部两侧的脾俞穴,每次应持续3~5秒,每次每穴按揉2~3分钟,两侧脾俞穴同时按揉。
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关系密切,按摩3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
位置: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4横指)。
功效:关元穴属任脉,是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长寿穴。
方法: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位置:位于脚底中线前1/3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功效:激发肾经的经气,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
方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培元补肾。
方法: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