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今日白露,寒气渐增,养生应注意哪些要点?

发布日期:2023-09-08 17:32:15 来源: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养生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佛山市中医院、悦读中医等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字号: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今日迎来白露节气


2023年白露节气

开始时间:09月08日05:26:31

结束时间:09月23日14:49:46

  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白露,通常于每年公历9月7-9日交节,今年白露节气开始于9月8日。

图片

  白露三候

  我们的祖先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意思是说在白露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

  气象学资料表明: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 

图片

  随着白露来临,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气温下降,秋高气爽,呈现出典型的秋季气候。而广东地区秋老虎也将慢慢撤离,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昼夜温差增大,空气开始变得干燥。因此,白露养生当注重保暖与润燥。

  白露节气养生

  白露起居 · 早睡早起

  民间常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在一年四季中,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虽然白日间仍有一丝热气,但一入夜,我们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此时,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人的起居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这种阴阳变化,尽量早睡早起,天亮起床后适当活动,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

  白露着装 · 注意保暖

  民间一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过后,衣服穿着就应注意开始保暖避寒了。虽说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机体的耐寒能力,但对于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来说,此时并不建议过分秋冻。尤其是在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

  而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关节病患者来说,此时应撤下凉席,换一床薄厚适宜的被子,以免夜间受凉,导致旧病复发。

  白露运动 · 动静结合

  白露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容易加重的时期,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此时加强锻炼也是预防疾病发作和缓解病情的有效途径。

  但是,白露之后锻炼身体应避开温度较低的早晚时刻,否则运动后肌肤处于开泄状态,寒湿会凝滞在肌肉关节而带来关节炎、筋膜炎等疼痛问题。

图片

  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因人而异,以柔和为主,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深呼吸、闭目冥想,做到动静和谐。

  此外,经常唱歌也对疾病有预防和控制作用,因为人在唱歌时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白露饮食 · 养肺润燥

  白露后,更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也就是俗称的“秋燥”。对于秋燥耗损津液的这些症状,当以“润”治之。因此,白露节气时,应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物,饮食上要多吃滋润之品,比如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还可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

  如果秋燥症状严重,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人参、西洋参、杏仁、川贝等有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调理。

  此外,白露时期的茶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常饮白露茶,也能去秋燥。

  白露保健 · 穴位按摩

  进入秋季,肺金当令,肺的肃降功能增强。中医认为,肺金克肝木,此时养生除了要注重“养肺”,还不能忘了“疏肝”和“调理脾胃”。

  养肺

  背部肩胛骨区域是肺脏的投影面,有肺腧穴、大椎穴等很多穴位。叩击背部区域,能很好地刺激经络穴位,起到按摩肺脏的效果,有助排痰,使气道更通畅。

图片

  可用双手向后扣打,也可用柔软的辅助器械拍打背部。一般从下往上,从肺底部到肺肩部,从外侧往内侧顺序拍打。频率每天一次,每次控制在5~20分钟(不产生疲劳感),力度以舒适无疼痛感为佳。 

  此外,也可用热毛巾驱寒。洗澡时用35℃~38℃的温水,先从背部开始,从上往下,再到前胸部肋骨区域,热敷5分钟左右,可以振奋阳气、驱寒。

  疏肝

图片

  双掌心贴于乳下期门穴,顺着肋骨缘往章门穴刮擦。每次至少擦120次,以舒适、发热为度。

  调理脾胃

  可按揉三阴交和足三里。

图片

图片

  三阴交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及阴虚诸症的人群可经常揉按此穴。长期坚持按摩足三里可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白露习俗:吃龙眼、收清露
  吃龙眼

  在福州有个传统叫“白露必吃龙眼”。当地人认为白露时节,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吃龙眼可大补身体。

图片

  中医认为,龙眼肉甘温,入心脾两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得配本草》中记载:龙眼肉可“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对于久病体虚或老年体衰,气血不足,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的人不妨在白露时多吃些龙眼。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

图片

  露者,阴气之液也,夜气着物而润泽于道傍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柏叶上露,菖蒲上露,并能名目,旦旦洗之”。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白露,保持健康还需要注意这几点

  1、别乱补

  白露后,天气转凉了,胃口也好了,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饮食还应以清淡为主,一日三餐规律、有度,膳食搭配均衡,不宜突然改变,以免造成身体不适。如确实需要进补,可以考虑吃些清补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芋头、藕粉、杏仁等,不给身体造成负担,即是补。

  2、勤泡脚

  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要注意为过冬做好身体的储备。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以补养肾气。水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以40摄氏度为宜,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温度,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20分钟。

  3、抬脚跟

  白露时节气候转凉,如不想外出运动,可以选择随时随地抬脚跟。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涌泉穴,还能拉伸脚底和腿部的经脉,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

  4、少吃鲜

  白露节气、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复发,对于那些体质容易过敏的人而言,在饮食上尽量少吃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5、叩齿吞津

  清晨睡醒,先闭目上下叩齿36下,咽津,既可防燥,又可填精。睡前可闭上嘴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

  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

  明代医家龚居中所撰的《红炉点雪》说:“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白露食疗方
  01.莲子百合瘦肉汤
  【原料】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净,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肺润燥。

  【适用人群】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02.柚子鸡
  【原料】柚子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净,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

  【适用人群】素体脾肺气虚,容易感冒者。

  03.荞麦小米粥
  【食材】荞麦100克,小米100克,南瓜150克,冰糖或食盐少许。
  【做法】荞麦提前浸泡3小时以上;南瓜去皮、瓤,切小块;锅中加水煮沸,放入荞麦、小米和南瓜,大火煮开后,转入小火煮40分钟,调味即可。
  【点评】小米性凉,易消化、能养胃;荞麦甘温,开胃宽畅、消积滞;配南瓜熬粥,成就了一道甜味适中,香滑爽口、养胃清肠的主食,适合素食、“三高”及大众人群食用。

  【小贴士】脾胃虚寒人群,可放生姜及陈皮同煮,以中和小米的凉性。

  04.杏仁酪
  【材料】南杏仁60克,糯米20克,白糖适量。
  【做法】杏仁和糯米洗净后浸泡8小时,泡完后把杏仁和糯米放入搅拌机中加入3倍的水,打成浆汁,然后用纱布或密网过滤,滤后的汁液倒入锅中,小火熬煮,边煮边搅拌,煮至粘稠成糊状,加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肺润燥、滋养肌肤,适合阴虚肺燥,或兼皮肤干燥、干咳无痰之人。

  05.剑花蜜枣猪尾骨汤
  【材料】干剑花75克,蜜枣3枚,生姜2片,猪尾骨500克。
  【做法】剑花洗净浸泡1小时,猪尾骨洗净、切段、水焯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养阴,适合口咽干燥,干咳少痰,经常吸烟、熬夜之人。

  06.海底椰蜜枣乌鸡汤
  【材料】乌鸡500克,海底椰100克,北杏20克,蜜枣3枚,花旗参5克。
  【做法】乌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与其余材料洗净后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养血、润肺下气,适合阴虚肺燥、口干咳嗽之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