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出现过头晕的现象,比如在长时间工作或走路后,蹲久了猛地起身后,或者清晨起床时……突然一阵头晕袭来,持续了几秒就消失了。
或许自觉只是太劳累所致,似乎不必太在意。但你知道吗?有些头晕不可忽视,很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引起的。今天,佛山市中医院脑病二科方美凤副主任中医师来跟大家说说头晕的那些事。
头晕通常被描述为一种虚弱、不稳或旋转的感觉,有时可能伴随着失去平衡的感觉。方美凤表示,在医学上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存在多种诱因。可能在几秒钟内消退,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可引发的身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甚至是脱力和无法站立。
具体有哪些不同的“晕”法?
眩晕
指自身未动而感觉自己在动,或者正常的头部运动而引起了和头部运动不相符的运动错觉。包括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和前庭神经颅脑外段病变引起的眩晕)与前庭中枢性眩晕。
晕厥前兆
有些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低氧气症等导致晕厥的患者,发病前常有头晕、恶心呕吐、双眼发黑、浑身出冷汗,感觉四肢无力及走路不稳等表现。
不稳感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小脑病变)或其他躯体疾病(如脊柱疾病)导致的行走不稳,使整个身体失去了平衡,也会导致头晕。
头昏
会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大脑不清晰、昏昏沉沉、头胀及头部发紧感。主要病因包括焦虑抑郁情绪、慢性躯体疾病等;有时熬夜、睡眠质量差或疲劳等情况下也会引起。
方美凤表示,常见的头晕病因包括
①疲劳综合征;
②血管迷走性眩晕,如常说的蹲下站起后出现的头晕;
③高血压与低血压;
④营养缺乏与贫血;
⑤糖尿病;
⑥前庭功能障碍疾病,通常表现为眩晕,如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
⑦药物中毒性眩晕,如链霉素、卡那霉素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导致前庭和耳蜗损害而引起头晕症状;
⑧脑源性头晕,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脑源性头晕,常常伴有视力模糊、语言不清、步态不稳、耳鸣、听力下降,出现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除以上疾病外,一些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直立性低血压等疾病有时也可伴随突然头晕的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眼前发黑、短暂性意识丧失、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方美凤强调,对于头晕/眩晕患者,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至关重要。恶性眩晕通常是指严重或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眩晕,如椎-基底动脉脑梗死、脑干出血等疾病。如果误诊可能导致错失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
如果眩晕发作同时伴有血压急剧变化、严重的头痛、呕吐、双目视力模糊、语言不清、步态不稳、耳鸣、听力下降,甚至意识不清等,往往提示大脑或神经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可能是血管性眩晕,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方美凤建议,所有眩晕/头晕患者首先应根据前庭症状、是否伴随相关中枢症状和血管危险因素等特征,确定是否符合血管性眩晕/头晕诊断。
头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无风不作眩”,临床实践中,眩晕患者除了“风”证以外,常常伴有不同程度血瘀表现,因此对眩晕患者在辨证基础上使用早期活血熄风的中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早期情致调理、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等“三早”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方美凤给大家推荐以下食疗,可辨证选用:
肝阳上亢
推荐:清肝止眩汤
做法:瘦肉或鱼肉250克、天麻15克、薏米20克、葛根15克、夏枯草15克、绵茵陈15克加水共煮。
痰湿中阻证
推荐:祛湿止眩粥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做法:天麻15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生姜3-5片、大枣3枚、陈皮10克,入粳米或小米煮粥亦可,入瘦肉煮汤亦可。
瘀血内阻
推荐:化瘀止眩汤
做法:天麻15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大枣3枚、田七10克,加黄酒适量,入瘦肉煮汤,或入红糖、鸡蛋煮水。
气血不足者
推荐:补益止眩汤
做法:北芪20克、党参20克、当归10克、红枣3枚、枸杞15克、龙眼肉10克、熟地10克,入去皮鸡肉或乌鸡或瘦肉煮汤亦可,入鸡蛋煮水亦可。
温馨提示:眩晕的现代医学鉴别诊断有很多,在明确诊断、规范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方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膳哦。
眩晕护理小贴士
方美凤提到,将热毛巾放在颈部及后脑勺,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颈部及后脑勺的穴位,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药枕疗法也对改善头晕有一定作用——
配方1
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克,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2
野菊花500克,红花100克,薄荷200克,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最后,方美凤还推荐了足浴疗法:
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10克,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克,钩藤、桑叶、菊花各20克,水煎足浴。
同样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