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女子伤春,男子悲秋。说的是在春天的时候,女子特别容易抑郁,频生伤感。其实,伤春不是女子的专利,春天是新一年的开始,但凡心思敏感的人便觉时光飞逝,所以很容易出现感伤情绪。 春季气候多变,气压较低,阴雨较多,容易使人心情郁闷、烦躁。中医把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称之为情志,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称之为七情。
七情分属于五脏,《黄帝内经》有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是情志对于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情志失调,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
春天尤其提防肝气不舒引起气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主疏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畅人体的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运行通畅,人体机能正常。反之,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从而出现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肝,通于春气”。“伤春”其实就是肝气郁结、情志不舒的表现。所以春天必须注意疏肝,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开朗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果一直控制不好情绪,不仅心里会不舒服,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春季容易抑郁,其实很正常 “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是在万象更新的春天,新的KPI也容易变成排山倒海的压力。如果这时候不能适当调节,让自己喘口气,就很容易引起情绪问题、睡眠问题。 受生物节律失衡的影响,人们在春天容易失眠和困倦,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春困”会导致疲惫和效率下降,这让一些不善于调节情绪的人容易产生抑郁、不安、挫败的情绪,怀疑自己是否生病了,担心自己大脑已经崩溃,陷入悲观,对一切都失去信心。实际上,春困带来的麻烦,都来自“心魔”。 春季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光照强度加大,有研究证明女性卵巢中的促排卵激素对光照的刺激较敏感,因此女性春天情绪易波动。春天里女性喜怒无常、容易抑郁是受光照、气压、气温等影响,因此“女子伤春”的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也有研究表明,每年3月和4月,精神疾病患者会增加或复发。当春天来临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在人群中会更加明显,这使他们更有可能对自己的情绪感到内疚,进入恶性循环,加重抑郁症状。 现有的观察数据也提示:新冠感染后的免疫后续反应(炎症)可能造成人体抗压能力短暂下降,也就是俗称的“比较脆弱”。因此,原本人体可以应对春季神经递质的各种变化,现在就不太容易过得了这些坎,甚至表现为出现某些症状。性格内向或者暴躁,不自信的人更容易精神紧张,出现焦虑、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 调整我们的情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饮食 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稳定情绪、消除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的食物,例如多吃富含氨基酸的食品或者甜品有助于稳定情绪,对抗抑郁。豆制品、坚果以及菌类都不错,还包括黑木耳、花生、葵花子、南瓜子仁、杏仁、榛子、干竹笋、黄花菜、百合、山药等。也可以给自己买点小蛋糕、巧克力、色彩缤纷的水果糖。 睡眠
每天保证约6~10个小时,想睡就睡一会,睡眠也是大脑的一种自我调节,对大脑有益。但是睡眠过度就不太好,容易做梦,也容易导致身体虚弱、精神恍惚、乏力等不良影响。 衣着 注意“春捂秋冻”,不要急着脱厚衣服,注意保暖。在明亮的春天用鲜亮的色彩装扮自己,尤其是在不开心的时候,要挑选鲜艳的颜色,让衣服影响你的心情。 学会宣泄 学会宣泄、释放,事情不能憋在心里,大哭一场也许“心里会好过些”。当情绪无法摆脱抑郁时,或许可以找人诉说,我们可以找知己朋友,尽吐苦水和心中不满。当你敞开心扉,把你的抑郁和烦恼倾诉出来的时候,阳光也有机会射进忧郁的心中,给你带来温暖与力量。 还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起来,多与朋友交往,愉悦心情。学会去转移注意力,在感到自己有低落情绪时,不要一个人老呆在不变的环境中,可以走出去感受外面的环境,接受新的刺激和变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美好,每一天都有意义和价值,体验成功的欣喜,减少一些烦恼。通过有目的的生活改善身心健康,从而摆脱春天带来的懒惰和阴郁。 运动 进行较长距离的散步、慢跑等促进心脏和血液循环的活动,以身体稍微感到疲惫为准,不要胡思乱想。多做快步走、慢跑,登山等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享受运动的乐趣。运动往往可以缓解用脑过度导致的大脑功能降低、抑郁、嗜睡的症状,舒缓神经,缓解大脑疲惫。运动不仅仅是一种体魄上的磨练,更能磨练人的心智、培养耐心,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和发泄。 听音乐唱歌 音乐有助于调节情绪,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别忘了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或展开歌喉来一段表达自己此刻心情的歌曲。通过歌声,你的烦闷、抑郁或悲伤的情绪可以得到释放。 喊一喊解千愁 当内心压抑时,会感到心中憋着一股气,不发泄出来便不舒服。这时候,你可以走到空旷的地方,发出内心的呼喊。呼喊时要尽量吐露内心感到压抑的东西。这种吐露越真实、越彻底越好。 生活中,出现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但要分清“抑郁状态”和“抑郁症”。 对大部分人而言,“抑郁”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大概三五天就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恢复自愈。 但如果失眠、烦躁、持续情绪低落等症状超过两周,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及时调节,如果负面情绪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严重悲观消极、自伤、自杀症状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并尽快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你的生命更加珍贵。 在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去拥抱阳光吧。■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医学指导:李东梅 乳腺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