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流感相对高发,要学会未病先防。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是易感人群,更加需要注意。尤其是疫情期间,广东近期雨水多,经常半夜下雨,夜里气温变凉,感冒也渐渐多起来。
最近一周天气概况 广东未来几天将经历一周阴雨 与降雨一同出场的还有冷空气。根据广东省气象台预计,受偏南气流和弱冷空气的影响,广东省从今天起白天最高气温将下降3℃~6℃,广州市接下来几天的整体气温将逐日下降。 此外,11月末,广州北部地区可能出现2~4天霜降风天气。11月整月,广州各区月最低气温8.0℃~14.0℃,比近十年同期低0.1℃~0.5℃。
天气日渐转凉,给大家奉上预防感冒小贴士。
饮药茶 1.姜枣茶 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汤,趁热饮。 此茶能温中散寒,适合气虚质、阳虚质、脾胃虚寒人群。 2.橘皮茶 新鲜橘皮50克,冰糖适量,温水冲泡代茶饮。 此茶能健脾化湿、生津理气,适合素体脾虚兼杂痰湿人群。 按摩法 1.鼻部按摩 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上下按摩50~60次,下止鼻根两侧。用力适度、缓慢,不宜过重过急,早晚各一次。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鼻窍,适用于易感冒、患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人群。 2.耳廓按摩 方法:以拇指和食指合力由上而下按揉耳廓,共5~6 次,最后拉耳垂3下,每日2~3 次。 功效:耳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按摩耳穴,对相应脏腑有一定调治作用。耳廓按摩能增强体质,对预防流感有一定辅助作用。 香疗法 中医的香疗法是运用芳香药物挥发的药味,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感兴趣的朋友可咨询中医师,按以下的药物组方,制作简单的中药香囊放在家中帮助疏风驱邪、芳香化湿。 药物组成:荆芥穗3克、广藿香3克、石菖蒲2克、苍术2克、肉豆蔻2克、薄荷2克、冰片1克。 材料:香囊布袋或小布袋、绳子、针线等。 制作:将上述中药剪碎或者研碎,混合备用;缝制1个大小适中的袋子,将混合中药碎放入,缝好袋子;将药包放入小布袋中,用绳子绑紧袋口即可。 使用方法:将香囊悬挂在室内,或放置于容易闻到香味的地方,香味淡去后可以拆开再更换新药物。 功效:芳香化湿,适合易感冒人群。 养成防病好习惯 1.防止着凉 预防感冒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易发生感冒的群体,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当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加衣被,防寒保暖。 2.讲究卫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及外出回来要洗手、睡前刷牙。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必须去时注意戴上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当家人或者朋友患上流感的时候,不可同用生活用品,例如毛巾、水杯等。 还要保证空气流通。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 3.增强体质 增强体内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才不会惧怕病邪的到来。 清晨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待气温升高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运动忌大汗,以微微出汗为宜,每次进行半小时左右。 4.作息规律 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过度疲劳、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以扶养人体正气,从而增强免疫力抵抗外邪。 5.睡前泡脚 用温水泡脚,再双脚交替用力揉搓足心涌泉穴,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起到引火归元,使阳气能够在晚上顺利潜藏,起到了补肾强身、促进睡眠的作用。 如果不小心感冒了,如何正确选用中成药?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四类证候。 一、风寒束表证(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或有喉痒咳嗽,痰稀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辛温解表。 选用成药 ①风寒感冒颗粒★ ②荆防颗粒 ③感冒清热颗粒 ④感冒软胶囊 ⑤正柴胡饮颗粒 ⑥伤风停胶囊 ⑦感冒疏风胶囊 成药配伍举例 1、风寒束表所致的感冒,其症重者,可用风寒感冒颗粒合感冒清热颗粒。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风寒感冒颗粒1次。 2、风寒束表所致的感冒,兼有头胀如布裹,肢体酸痛沉重,或胸脘闷,恶心呕吐,纳呆腹泻者,可用荆防颗粒合午时茶颗粒。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荆防颗粒1次。 3、风寒束表所致的感冒,兼咳嗽,咯痰,痰色白清稀较甚者,可用通宣理肺颗粒合止嗽丸。通宣理肺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5取汁冲泡,送服止嗽丸,上下午各1次。 4、风寒束表所致的感冒,头痛甚者,可用荆防颗粒合都梁丸。荆防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冲泡,送服都梁丸,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荆芥10g,紫苏叶10g,生姜10g(捣烂),红糖20g。 方2:淡豆豉15g,连须葱白5茎(捣烂),生姜3片(捣烂)。 方3:紫苏叶10g,防风10g。 方4:荆芥10g,防风10g。 方5:紫苏叶6g,生姜3片(捣烂)。 二、风热犯表证(风热感冒) 发热较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面色多赤,目胀,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以发热重、微恶风寒、汗少、头痛、咽痛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辛凉解表。 选用成药 ①银翘解毒片★ ②风热感冒颗粒 ③桑菊感冒颗粒 ④桑菊银翘散 ⑤清开灵口服液 ⑥羚翘解毒片 ⑦连花清瘟胶囊 ⑧双黄连口服液 ⑨柴胡口服液 ⑩穿心莲片;金莲清热颗粒;复方大青叶合剂;金青感冒颗粒;羚羊感冒片。 成药配伍举例 1、风热犯表所致的感冒,其症重者,可用桑菊银翘散合羚翘解毒颗粒。羚翘解毒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取汁冲泡,送服桑菊银翘散,早、午、晚各服1次。 2、风热犯表所致的感冒,又见咽喉肿痛者,可用风热感冒颗粒合穿心莲片。风热感冒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穿心莲片,早、午、晚各服1次。 3、风热犯表所致的感冒,而咳嗽甚者,可用桑菊感冒颗粒合风热咳嗽胶囊。桑菊感冒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取汁冲泡,送服风热咳嗽胶囊,早、午、晚各服1次。或用双清口服液合急支糖浆。二药同服,早、午、晚各服1次。 4、风热犯表所致的感冒,又见口渴甚者,可用桑菊感冒颗粒合清凉防暑颗粒。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取汁冲服,早、午、晚各服1次。 5、风热犯表所致的感冒,而发热较甚,症见高热、口渴、咽干、咽痛、咳嗽,痰稠者,可用清开灵口服液合双黄连口服液。二药同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双黄连口服液1次。或用金莲清热颗粒合柴胡口服液。金莲清热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服,同服柴胡口服液,早、午、晚各服1次;若高热,每天服4次。 6、风热犯表所致的感冒,而头痛甚者,可用桑菊感冒颗粒合芎菊上清丸。桑菊感冒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冲泡,送服芎菊上清丸,上下午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桑叶5g,菊花5g,芦根15g。 方2:野菊花15g,桑叶10g。 方3:薄荷6g,金银花10g,连翘10g。 方4:大青叶30g,鱼腥草10g。 方5:薄荷6g,金银花10g。 三、暑湿伤表证(暑湿感冒) 头昏重胀,见于夏季,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以发热、微恶风、肢重、头痛、口渴、胸闷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清暑祛湿解表。 选用成药 ①藿香正气颗粒★ ②保济丸 ③午时茶颗粒 ④沙溪凉茶颗粒 ⑤万应甘和茶 ⑥薄荷六一散 ⑦六一散 ⑧六合定中丸 ⑨四正丸 ⑩祛暑丸 成药配伍举例 1、暑湿伤表所致的感冒,其症重者,可用藿香正气颗粒合万应甘和茶。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泡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万应甘和茶1次。 2、暑湿伤表所致的感冒,口渴甚者,可用藿香正气颗粒合梅苏颗粒。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服,早、午各服1次,晚服梅苏颗粒1次。 药茶送服 方1:藿香30g。 方2:香薷10g,金银花15g,竹叶10g。 方3:山楂肉30g(切碎),香薷10g,生姜5g(切丝),红糖20g。 方4:香薷10g,扁豆花10g。 方5:佩兰10g,藿香10g,荷叶6g。 四、气虚外感证(气虚感冒) 怕冷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倦怠懒语,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以怕冷重、发热轻、无汗、气虚无力、倦怠懒言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益气解表。 选用成药 ①参苏丸★ ②桂枝合剂 ③荆防败毒丸 成药配伍举例 气虚外感所致的感冒,其症重者,或年老体弱或复感风寒或反复感冒者,可用参苏丸合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取汁冲泡,送服参苏丸,早、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黄芪15g(片),防风10g。 方2:白术10g(捶碎),防风10g。 方3:人参8g(片),桂枝10g(捶碎)。 方4:生姜10g(捶烂),大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5:甘草10g(片),大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悦读中医、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