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广州抗疫的关键时期,不少人需居家,期间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不利于身心健康。
国医大师、广东省中医院林毅教授介绍:中医一直以来重视七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有一系列调畅情志的方法。下面几种方法先学起来。
调情志 可以通过向朋友倾诉、听音乐、看喜剧、适当运动等不同方法,或转移注意,把积压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忘却忧烦,排解愁绪,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于身心健康。 听什么音乐也是有讲究的。基于中医五行理论,五音中的角音与人的肝脏相关。适当听角调曲目,有助于疏肝理气,调畅情志。代表曲目包括:《春风得意》、《行街》、《江南好》、《霓裳曲》、《红河的春天》、《胡笳十八拍》、《春之声圆舞曲》、《庄周梦蝶》、《列子御风》。 揉四关 四关穴,指双侧合谷、太冲穴,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原气是人体生命的本源,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被称为原穴。刺激原穴能调整脏腑气血,通达三焦气机,改善机体功能。合谷穴配合太冲穴进行治疗,可起疏肝理气、清热宁神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配合揉按期门、膻中、劳宫、内关等穴位。 品花茶 中医五行脏象学说认为,肝在四季中与春季相应,主升发。生长于春季的花茶以其香气馥郁,升浮辟秽,具有升发疏泄的特点。因此,肝郁气滞者可适当饮用花茶,如玫瑰花、茉莉花等。 应注意的是,花茶辛香走窜,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经期饮用有可能会增加月经血量,妊娠期女性更应慎用。 宜舒展 逍遥健乳功:由林毅教授所创,吸气时收腹提肛,两手交叉,反手掌与前臂交叉呈90度,高举过头;呼气时两手放开,向身体两侧用力甩下,意降丹田;如此重复12次。 此法通过拉伸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将人体一身之气汇聚于头顶,再向身体两侧用力甩下,使气血能够随之而下,气机升降有序,奏疏肝和胃、养血活血之效。 居家时,如果还伴有失眠的话,试试这样做: 导引与按摩穴位 (1)取右侧卧位,闭目,两手交替揉按神门穴。神门为心经原穴,也是神气出入之门户,揉按该穴可宁心安神、益心通络。 (2)劳宫打涌泉。劳宫穴为心包经之“荥穴”,涌泉穴属肾经俞穴。中药沐足配合劳宫拍涌泉,可温通经络,使相火下潜,肾水上承,心肾相交,达到宁心安神,改善睡眠。 坚持睡前沐足,配合足底穴位按摩 用花椒20g打粉兑水,或水煎煮后兑至温热(水温40℃~42℃),每晚临睡前沐足15~20分钟,药液浸至三阴交穴以上一寸。 建议先沐浴后沐足,沐足后发汗擦干即可,不宜再次沐浴,否则腠理开泄,易致肾气外漏、湿邪侵袭。沐足前后揉按三阴交、照海、太溪,搓地筋。中药沐足可舒情志,通经络,调气血,和阴阳,宁心神,有助睡眠。 搓地筋:把擀面杖踩在脚底,翘起脚趾,然后来回搓动。■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广东省中医院,医学指导: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 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