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人体的“助眠穴”,睡前按一按,提高睡眠质量

发布日期:2022-06-28 17:51:44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失眠是指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难再入寐;重则彻夜难眠。

  失眠可分为生理性、心理性及病理性三种。中医学认为其发生主要与外邪所感、七情内伤、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有关。主要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及脏腑功能失常,以致神明被扰,神不安舍。

  中医治疗失眠以辨证论治为主,配合针灸、穴位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以及养生指导。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身体自带的治疗失眠的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头部“开关”——印堂穴

  思虑过多容易耗伤心气,并伤及脾气,心神受到干扰会影响睡眠。印堂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经外奇穴。按揉印堂穴具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

  图片

  位置:位于脸部正面,两眉头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从印堂的位置依次螺旋状往上点按至前额,每次3~5分钟。晚上临睡前按摩效果更好。

  手臂“开关”——太渊穴

  凌晨3~5点钟是肺经当令,此时醒来多由肺火或者肺气不足所引起。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太渊穴是全身脉气汇聚的地方,按揉太渊穴有助于调理全身气机、缓解失眠。

  图片

  位置: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操作方法:可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太渊穴,每次操作5~10分钟。

  背部“开关”——命门穴

  按揉命门穴有疏通背部经络、推动气血运行、振奋阳气、强肾固本等功效,十分适合素体阳虚者或肾气不足的老年人。

  图片

  位置:在人体后腰部,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操作方法:取站位,双脚与肩同宽,脊柱挺直,收下巴,双手握空拳,背手到后腰处,在命门穴的位置双手交替拍打,力度速度适中,拍打后,腰部发热,神清气爽。每组拍打81下,每次做3组,早中晚各做1次。

  腹部“开关”——神阙穴

  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腹部正中的神阙穴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之效。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按揉神阙可通畅腹部气机,达到帮助睡眠的目的。

  图片

  位置:位于脐中央。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坐位或站位均可,双手叠加放在腹部,掌心向内,按照顺时针的方向画圈进行推揉,范围包含整个腹部,力度适中,速度不宜过快,推揉后,腹部畅通,心情舒畅。每组推揉36下,每次做3组,早中晚各做一次。

  腿部“开关”——阴包穴

  凌晨1~3点钟是足厥阴肝经当令,此时易醒多由肝火旺盛所致,不妨按按肝经上的阴包穴。

  图片

  位置:位于大腿内侧,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轻敲阴包穴3~5遍,如有强烈痛点,可点揉1~2分钟。

  足部“开关”——太冲穴

  常按太冲穴有泄肝火、疏肝解郁之功效,有助于缓解失眠,适合平素急躁易怒人群。

  图片

  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凹陷中。

  操作方法:可用拇指或食指点按,以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觉为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