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总是反弹怎么办?许多人长期与自己的体重作斗争,却屡战屡败,好不容易减下来几斤,过不久又胖了,怎么办呢?小编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罗颂平教授给大家支招。
首先,要分析一下为何会胖。
罗主任介绍,成年人体重增加,说明是吃进去的超过了日常消耗的能量。即摄入的多了,消耗得少了。
有些人会说,现在吃的饭量已经比以前少了,为什么还胖了呢?
那就是因为年龄大了,身体的代谢减慢了,即消耗少了。所以,应该通过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能量的消耗。
有人会说,都是吃一个锅里的饭,怎么有些人胖,有些人就是不胖呢?这可能跟每个人的体质有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虚湿蕴、脾虚痰湿的人是比较容易胖,而且减重也容易反弹的。按照中医的理论,脾主运化,既运化饮食,也运化水湿。
脾虚,即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一方面不能很好地运化饮食水谷,容易产生积滞,排便不畅;另一方面,也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内停,会变得虚胖,甚至有轻微的肿胀。日子久了,停留在身体里的水湿积聚成痰湿,痰湿阻滞经络,还会导致女性的月经失调。
现代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有肥胖、月经不调、不孕等临床表现,表现为内分泌与代谢紊乱,会出现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或胰岛素抵抗。而中医的辨证多属脾虚痰湿。
因此,减重也要进行体质辨识,如果是气虚、痰湿的体质,要通过健脾、祛湿、化痰来改善体质,才可以更有效地减重。
脾虚,宜健脾益气,食疗可以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五指毛桃之类的中药。烹饪宜配陈皮、生姜之类以行气温中。不宜吃生冷寒冷的食物和饮料。
祛湿,可以在健脾的基础上,配扁豆、薏苡仁、赤小豆、土茯苓之类。用连皮的生姜、茯苓皮煲带鳞的鲤鱼汤,也有祛湿的作用。
化痰,也要在健脾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常用陈皮、苍术、炒白术、石菖蒲、生姜、荞麦、燕麦等煲粥。
薏苡仁赤小豆煲猪横脷
材料:薏苡仁30-50克,赤小豆50克,猪横脷(猪脾)一条。
做法:猪横脷去白膜,切段,洗净,沸水去沫。薏苡仁、赤小豆洗净。先将薏苡仁、赤小豆放汤锅,加水5碗,生姜两片,红枣两枚,中火煮沸,再放猪横脷,调为慢火,煲一小时左右,即可以饮用。
功效:薏苡仁,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之功。赤小豆,性微寒,味甘,酸。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猪横脷,即猪脾,性平,味甘。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加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
保持每天一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配合饮食调节,有规律的作息,对于改善脾虚、痰湿的证候亦很有帮助。■
本文指导专家 罗颂平博士,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州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罗颂平教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