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寒冬护养脾胃,推荐两汤四穴

发布日期:2021-12-25 15:32:53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健康的脾胃,才有健康的身体。

  图片

  根据中医藏象理论,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世间万物皆赖“土”得以生长,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皆依赖于“脾胃”,脾胃总司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共同承担气血生化运行的重任。“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随着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嗜食肥甘厚味,过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例如:海鲜、啤酒、炸鸡、烧烤、油炸等,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不能运化、濡养全身。常可表现为:精神疲惫、脸色萎黄、四肢乏力、气短怕冷、形体肥胖、食少无味等。

  图片

  进入冬季时令,天气寒冷,如果饮食起居稍有不慎,可引发脾胃不适,尤其是脾胃虚弱之人。冬季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固护阳气”等原则。少食生冷之物,多食甘辛温热、滋阴潜阳的食物。同时,要多吃新鲜时令蔬菜,例如菜心、白菜、芥菜、芹菜等。

  图片

  食疗养生

  图片

  板栗排骨汤

  图片

  食材:排骨500g,板栗300g,枸杞子10g,红枣15g,陈皮15g。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煲至1小时即可。

  功效:具有温补肝肾、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功效。

  当归羊肉汤

  图片

  食材:当归20g,黄芪15g,党参15g,山药15g,生姜15g,羊肉500g。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煲1个小时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养血、补气升阳、健运脾胃的功效。

  图片

  简便的艾灸方法

  图片

  每天上午7:00-9:00,胃经开始活跃,9:00-11:00,为脾经活跃期,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在此时间段进行穴位艾灸,能达到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是艾灸足三里穴、三阴交、天枢、关元等穴位。

  图片

  足三里取穴法:将大拇指与四指垂直,四指竖直,大拇指放在膑骨的上外缘,中指对应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用手指按压会有酸胀感,左右各一穴。

  微信图片_20211227153419.jpg

  三阴交取穴法: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内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左右各一穴。

  图片

  天枢取穴法:位于肚脐正中旁开2寸处,即脐左右两侧三指宽处。

  图片

  关元取穴法:位于肚脐正中直下三寸,即自己手指四指并拢伸直横放于脐下处即可。

  图片

  起居调养方法

  图片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告诉我们,立冬后从收敛转变成闭藏,冬季养生以闭藏为主,要遵循无扰乎阳的原则。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宜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注意防寒,气温低则易感冒又耗阳气;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侵。■

  【来源:台山市中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