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初冬时节,宜温养督脉以御寒

发布日期:2021-11-25 09:31:41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微信图片_20211129093216.jpg

  进入冬季,冬天的主气是寒。

  虽寒冷的程度南北差异甚大,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华南地区则常年绿叶,不见冰雪,但入冬以后,仍需注意防寒保暖。

  人体御寒之法,是保持阳气的旺盛。作为养生保健,在冬天适当温养督脉,足以抵御寒冷。

  那么,如何温养督脉呢?

  图片

  督脉起自胞中,经骶尾循脊柱上行,经风府穴至巅顶百会穴,再从前额下行至上齿龈交穴。与同样起自胞中而循行于腹部、胸部,经咽喉上行至下唇环口的任脉交会。督脉主一身之阳经,总督人体之阳气,为阳脉之海。

  温养督脉,首先要注意腰骶、胸背部和头部的保暖,冬天洗头宜及时用热风吹干,可以顺便用电吹风吹一下颈后的风府、大椎穴。

  其次就是多晒太阳。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两三点,若阳光灿烂,可以在户外晒太阳,宜背向阳光,以温暖督脉的穴位,提升阳气。亦可同时做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瑜伽、体操等,以助阳气的运行。

  微信图片_20211129093239.jpg

  若素体阳虚,感觉腰背冷,手足不温,则可以用温灸盒灸督脉的命门穴,以及腰部的腧穴,如肾俞、脾俞等。

  图片

  药膳方面,可以用巴戟天、肉苁蓉、杜仲等煲猪脊骨;或炖服鹿茸。亦可以用仙灵脾(淫羊藿)、菟丝子、熟地等泡酒,适量饮用。

  温养督脉还要以养阴为前提。“秋冬养阴”是养生原则之一。秋冬季要顾护真阴,避免阴血耗损,在养阴的基础上温阳,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包括正常水平的平衡和低水平的平衡。

  健康青少年和中壮年,应该维持正常水平的阴阳平衡。

  而年老、体弱、素有慢性疾患者,其阴阳气血已经衰退,则容易阴阳失衡,出现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此时的补虚,是补其不足,抑其亢盛,使其恢复阴阳平衡,可能只是低水平的平衡。

  因此,温阳勿伤阴,温阳先养阴,也是平衡阴阳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指导专家简介

  图片

  罗颂平博士,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州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罗颂平工作室,医学指导:罗颂平 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