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广陈皮中的佳品——新会陈皮

发布日期:2021-08-20 17:34:49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广陈皮  

  广东有一顺口溜: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其中,“陈皮”是指“广陈皮”,为陈皮中的佳品,而“新会皮”是“广陈皮”中的上品。

  宋代以前新会属于蛮荒之地,新会柑还未出现规模生产,据传“广陈皮”一名出自新会黄姓先祖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的故事。黄广汉系南宋孝宗八年(公元 1181年)科举进士,官至徐州知府。其夫人米氏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用其丈夫所创制的新会柑橘陈皮为国母杨太后治愈乳疾,被封为“邦显一品夫人”。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因为此皮之制法来自其丈夫黄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 中“广汉”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别其他陈皮。

  清以前众多文献记载表明:在古代“广陈皮”道地产区为广东,并无单列“新会”。如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广东……”,明代《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今天下以广中采者为胜……”(“广中”是古代人对广东的称呼之一)。直至清张璐《本经逢原》“……橘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新会”与“陈皮”开始并提。

  “新会皮”又称新会陈皮、大红柑皮、冈州红皮、新会柑皮、会皮等。广陈皮是陈皮的佳品,新会陈皮是独尊广陈皮,一枝独秀。

  图片

  ▲《本经逢原》

  “新会皮”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书中所提的“陈皮”多用“新会皮”名之。从此“新会陈皮”被后医家盛行使用,“新会皮”逐渐在“广陈皮”中一枝独秀,陈仁山《药物出产辨》更是直云:产广东,新会为最。

  图片

  ▲《临证指南医案》

  近年新会陈皮不断受到宠爱,2006 年10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现代国家级的“正品”、“贡品”,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区的陈皮。国家科技部已在新会建立新会陈皮GAP示范基地。2008年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图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

  2009年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列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11年11月举办首届“新会陈皮文化节”。

  2013年新会陈皮被评为“广东十宝”之首,新会荣获“中国和药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2016年入选《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首批立法保护的 8 种岭南药材之一。

  2017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立专项对广陈皮药材的种源、产地、种植、品牌等等开展相关保护。

  2021年6月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新会陈皮”何以独尊“广陈皮”?  

  图片

  ▲新会地理位置示意图

  新会陈皮独尊广陈皮主要归功于新会的地理位置。新会古称冈州,现为广东省江门市辖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属微丘平原区。

  北有圭峰山脉,南有古兜山脉,东有牛枯岭山脉,环抱着银洲湖及其平原区。依山面湖,西江和潭江贯穿全境,其水系渗透全域,拥有虎跳门和崖门两大出海口。两江汇聚、三水融通、咸淡交融,形成以银洲湖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平原新垦区,堪称珠三角的腹地。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富含有机质,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茶枝柑的生长,为新会陈皮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