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逐渐低龄化,做好预防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1-05-23 17:01:39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现代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也吃得越来越好,饮食上尤其明显,很多人经常由于应酬、聚会等各种原因大吃大喝,餐桌上常出现油爆、盐焗、煎炸等食物,以至于一些原本高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渐渐趋于年轻化,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高血压,中医上可以按摩穴位缓解:

  太冲穴 中医上说高血压是肝阳上亢造成的,而太冲穴则可以平息肝阳。

  太冲穴在足大指和次趾中间靠后的地方,这个穴位你可以按揉它,揉到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时间长短灵活掌握,按揉力度要适可而止。

  图片

  涌泉穴位于我们的脚心,把脚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涌泉穴就在前一部分和中间一部分交叉地方的正中间,用手摸那个地方正好是一个坑,揉一揉就能对血压起到保健的作用。按这个穴位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图片

  脚上的两个穴位,在洗脚或洗浴的时候可以自己按摩,尤其是当血压高起来的时候它能够比较快速地使血压往下降。

  但是按摩需要熟练的手法,很多人无法达到这个效果。要有效预防或控制高血压,还是要在日常饮食中下功夫。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开始提倡营养新“食”尚。什么是营养新“食”尚?

  即少盐,少油,少糖和少嘌呤。

  多盐,多油,多糖会让我们患上一些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而经常喝老火汤容易得高尿酸血症,俗称“痛风”。

  盐、油、糖是生活必需品,应该怎么科学地减少呢?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少盐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摄入量是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量一天是6克。

  图片

  6克的盐, 是什么概念?一个汽水盖装满

  为什么要控制摄盐量?

  过多摄入盐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心脏病,水肿,咽喉炎,肾病,甚至是胃癌。因此,我们烹饪时,应尽量少放盐,不要吃得口味太重,尤其是老人与婴儿的食物不能过咸。

  图片

  少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克,大概5-6汤匙左右

  图片

  因此,我们在烹饪的时候要少用油炸、油煎或红烧,多用水煮、凉拌或清蒸。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热量的摄取,而且还可以减少食物的油腻感和重口味。油炸比煎更不好,因为在油炸时,一定会加入更多油,而每1g的油会产生37.56KJ的热量,也就是9大卡的热量。

  少糖

  世卫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糖摄入量在50克以下,最好25克以下

  糖摄入过多后会造成能量储备,同时转化成脂肪直接造成肥胖,以致引起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图片

  为此,我们要尽量采用汆、炖、蒸、拌等烹饪方法制作菜肴,尽量不用红烧、爆炒、糖醋、糖渍、拔丝等需加糖的烹饪方法,后者含糖高,而且高温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的严重变性或丧失。

  少嘌呤

  嘌呤是身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人体内氧化变成尿酸,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

  正常成人每日嘌呤摄入量才为600-1000mg,急性痛风患者每日不超过150mg,也就是说喝两碗老火汤,就轻松超过一天的嘌呤摄入量了!

  广东人是出了名的爱喝汤,天冷的时候煲汤讲究进补,天热喝汤主要为了清润消暑。但很多人对煲汤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汤煲得越久越有营养,饭前喝汤更苗条健康……

  图片

  其实,煲汤的最佳时间应该掌握在1-1.5个小时之内,这样汤中浸出物会达到最大量,也会获得最高的营养价值,这时间的口味亦比较适宜。加热时间过长,营养物质不仅会明显遭到破坏,而且像嘌呤这种物质也会大量释放,对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此外,有胃胀,反酸的人,都不宜饭前喝汤。

  图片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应从家庭厨房开始选择良好的烹饪方式,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来减少疾病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